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音乐排行> 艺术天空——欣赏葫芦丝名曲(之二)

艺术天空——欣赏葫芦丝名曲(之二)

2022-07-21 18:45:45

木   兰   颂

 

      葫芦丝独奏曲《木兰颂》是李春华大师的学生涂志民的作品,取材于脍炙人口《木兰从军》的历史故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全曲雄浑激昂、意气风发、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展现了中国女性的伟大、坚韧、孝顺、善良与温情。

     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朱晓东老师二度创作了这首优秀的葫芦丝曲,各种技巧音的运用将《木兰颂》表现得淋漓尽致。

135

        一、 引子:采用地方戏曲元素河南豫剧的曲调,融入花舌音吹法强力表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决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 行板:二段重复的行板用打音、曡音、波音等技巧相互交替,更进一步演绎了花木兰从军的豪情

       花木兰克服重重困难,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成为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三、快板: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激越、高昂、节奏明快,快板突出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花木兰征战疆场十年,英勇善战,屡建奇功。

       四、小行板仍然采用第二部分的演奏技巧,速度有所减缓,表达了花木兰凯旋归来、还朝辞官、荣归故里、脱下战袍、恢复女儿身的过程。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请欣赏葫芦丝独奏曲《木兰颂》



侗  乡  之  夜

      《侗乡之夜》是著名作曲家杨明的作品,这是一首旋律明快流畅,让人心潮起伏的巴乌独奏曲,为葫芦丝十大名曲之一。  

       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成亲,类似今天的“集体婚礼”。《侗乡之夜》 整首曲子表达了白天参加的欢乐节日,让姑娘小伙们意犹未尽,心潮难平。

       当皓月当空,星星闪烁的夜晚来临的时候,他们相约风雨桥,继续白天的狂欢,晚风吹动着树叶,月光拉长了一对对起舞的姑娘小伙的身影。

       夜渐深,回望村寨已灯火阑珊,姑娘小伙情意绵绵,手牵手相视一笑,那幸福的笑声在空中回荡,传的很远很远.......

      一、引子:

      作为散板的引子赏心悦目,似水柔情,曲调自由而舒畅,由慢到快的演奏表达了侗族青年约会前激动难平的心里状态。

       二、中板

       中板的演奏多采用打音和波音的方法,旋律悠游柔转,悦耳动听音与音之间的过度自然流畅,星空下侗族儿女在风雨桥约会,侗乡之夜充满欢乐和温情。

      三、快板

      快板是全曲的重点,节奏明快,热烈,有弹性,我们仿佛看见成双成对的恋人在月光下纵情舞蹈,互诉衷肠。

       音乐活泼,富有情谊,反复回旋,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渐渐加快,充分表达了恋人们在风雨桥狂欢的热闹场面。

      四、尾声

      快板结束,又滑入中板部分,夜深了,侗乡儿女在欢乐声中,依依不舍的结束了夜晚的狂欢,三三两两牵手回家,侗乡村寨进入了梦乡,美好的一天又将等待着他们.....


   朱晓东老师独特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们很快学习并掌握了巴乌的演奏技巧,天道酬勤,学生表演的葫芦丝曲目惟妙惟肖。  

 

     请欣赏巴乌独奏曲《侗乡之夜》。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编辑:薇儿

         摄影:谢莲英   撰稿:孙敏

记得关注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