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目前,本科三批的录取已经全部结束,然而部分考生对于自己读“三本”有些不甘心,对自己的未来道路充满担忧和疑虑。其实,小编想说的是,人生道路千万条,只要你有目标、肯努力,条条都是大路,都可成才。
今天为大家讲述求学故事的就是一位普通三本院校的毕业生,曾经十分迷茫困惑,但是他不甘沉沦,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终于脱颖而出,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定位。
爱拼才会赢
讲述人/韩雪枫
我从未想过将自己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毕竟对于一个曾经一无所有的人来说,讲出自己的故事就像扒光自己衣服。
但我坚持将它讲出来,并不是为了煮一锅“我奋斗了多少年才和你喝咖啡”的鸡汤。只是为了用一个三本生的故事告诉你,不要畏惧,大胆地闯,大步地向前走,走到最后,你总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1
2011年,当我拖着行李箱来到我的大学——武汉某本科院校,我对未来感到茫然。
这是一个俗称“三本”的民办院校。当下的果都是往日种下的因,这是高中不好好学习必然要付出代价。读“三本”的代价,直白点说,就是找工作时,别人已经接到了笔试通知,而你的简历早被人扔进了垃圾桶。
无需抱怨,HR需要考虑效率。我理解这套规则,但我还是不想被人扔到垃圾桶。
2
不想被扔垃圾桶,必须早作准备。
我选择了一个大一新生最容易想到的“锻炼”方式,加入学生会。我在学生会里幸存了下来,而且一直做到了顶端。
现在回过头来,真的很感激学生会,它将我从一个懵懂的高中毕业生调教成了一个熟悉规则的人。
大一暑假,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获得了第一个实践机会,参加湖北省委和联通公司共同主办的“青春在沃”见习。
这个见习活动就是地面销售联通的产品。七月的武汉,太阳毒到可以把人晒化。但我就在武汉的太阳下,走街串巷,到社区、到工地去推销联通的电话卡和宽带。那段日子,我被工头赶,被保安骂,做得我绝望。我当时偏执地认为,三本学生很难找到好工作,如果找到工作,一定会是这种最苦最累的。
我不甘心,但我还是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大二,我是学生会新媒体宣传的负责人。当时我管理着学生会的官方微博,既然负责微博,当然就要懂微博,我于是开始在网上寻找运营微博的文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新浪微博湖北省校园渠道团队开始招人。当时我抱着到官方团队学运营的想法,投了简历。他们也许觉得我在校内有资源,竟然让我通过了。
加入微博团队后,我开始组建自己的校园团队。事情的结果是,微博在我们学校占有率大幅提升,而且有活动必有新浪的微博墙。我自己对新媒体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我那开始只有几百粉丝的学生会微博,有多条微博被数万次转发。在雅安地震后,为了避免贫困生自尊心受到伤害,我们通过微博向全国高校发出的“不组织班级捐款”的倡议,得到了近百高校响应。
新浪给的薪水开始能覆盖我的生活费,我在学生会的职务也在提升。我和朋友创办的贴吧“山雨欲来风满楼”成为在湖北省高中生群体中最受欢迎的贴吧。一切都在好起来。
那时我还加入了一个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那个团队的产品能让用户“傻瓜式”制作自己的APP。不幸的是,那正是微信强势崛起、APP衰落的时候,产品不可避免地死了。
不过通过微博,我开始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越来越多的机会。天地开始变得宽广,我一度将自己的职业规划设定在互联网行业。
但马上,刚刚开始膨胀的我就被现实扇了一巴掌。
那时是2013年的5月,我的大二生活将在一个多月后结束,于是,我开始谋划暑期实习。当时,我认为自己应该能胜任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实习岗位,于是向数十家公司投了简历。漫长的等待后,所有期待都如泥牛入海。只有一家公司回复了我的邮件。邮件里他们先是感谢我的信任,然后礼貌地写道,“您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我们的实习岗位优先考虑211高校的学生。”
我又进了垃圾桶。
3
改变发生在2013年6月。那时,湖北省荆门市下辖的钟祥市,发生了高考后数百考生围攻监考老师的事件。事发后,当地政府在通稿里说,考生围堵老师是因为考试没考好,发泄情绪。
我对这个结论感到不可思议。我也是参加过高考的人,我无法想象,几百考生会因为没考好这样荒谬的理由去围攻监考老师。随后我带着疑问,找到了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朋友。朋友告诉我,发生围堵事件的真实原因其实是,荆门市首次实行异地老师监考,很多考生无法进行高考舞弊,考生及家长情绪失控。
随后,我又通过网络,找到了一些当地人了解情况,发现那个朋友说的基本属实。一个当地人更透露,高考第一天就有监考老师因为没收了考生的作弊器材,而被考生家长殴打。
了解这些情况后,我发了一条微博。很快这条微博就获得了几千转发,很多记者通过微博联系我。我向他们提供了我所知道的信息,随后还跟着焦点访谈去了荆门进行调查。当时几乎所有报道此事的媒体,都得到了我的帮助,因此我也认识了一批调查记者。
六月底,大二结束放暑假,当时我正好没事儿,加之小时候也做过记者梦,就找到了刚认识的新京报记者萧辉,试着向她提出了去实习的请求,没想到她竟然同意了。于是,七月初我去了北京。
4
刚到北京时我几乎不认识任何人,也找不到师兄师姐。在报社,其他实习生可以轻易找到校友。他们校友的数量可以轻易组成几只足球队——仅我所在的深度报道部,北大的毕业生就有两位。
但我只能靠自己。
刚去的我连什么是“报题”都不知道,消息也写得磕磕巴巴。晚上躺在除了小单人床连凳子都放不下的隔断间里,我开始思考对策。
我用了一个蠢办法,背和抄。我找来许多消息和深度报道,一篇篇研读,遇到好的消息,我就背下来,碰到优秀的深度稿,我就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一遍。一个星期下来,我背了几十篇消息,深度稿也抄了好几篇。也许是因为从小看书读报的原因,我开始找到感觉。第一次看到“韩雪枫”三个字被印上报纸时,那种激动简直无法形容。
但新闻的核心从来就不是写作。我在新京报参与的第一个大稿件是湖南临武瓜农事件。这时候学生会的工作经验帮助了我,在事发的第二天,我通过电话联系到临武当地的一名知情人士,获得了与事件相关的关键性信息。
这次成功的突破让我得到了几名记者的欣赏,慢慢我手头的稿件多了起来。在实习满一个月的时候,我已经参与了“陕西医生贩婴”“气功大师王林”等近30篇稿件的采写。
5
9月,我回到武汉上课,这时是大三上学期,我陆续结束了在学生会和新浪微博的工作。当时我做了一个盘点,我的实践经验有学生会、联通、新浪微博、新京报和一个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我认为,这些经历虽然已经足够让我找到一个一般的工作,但仍不足以填平我和一本学生间的鸿沟。因此,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我开始谋划下一份实习。
恰好这个时候,我接到了一个来自百度的电话,那边问我,有没有兴趣参与一款百度产品在武汉校园市场的推广。我正好没事,便答应了。这段经历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好在最后数据完成得不错。那时候,我在内心做了一个衡量,我发现我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爱互联网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开掘真相的感觉。
时间到了2014年3月底,一天我偶然得知南方周末记者褚朝新正在招实习生,褚老师是国内最好的时政记者之一,而且住在武汉,我心动了。正好我的一个朋友,武大的萝卜是褚老师的弟子,于是我找到她,希望得到她的引荐。我的简历很顺利地就递给了褚老师,他很快联系我并出了一个小测验。
测试题是找几个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我记得我两小时内就给褚老师发了一条短信,给了他一部分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没有找到联系方式的,我也想出了几种可能找到联系方式的方法。就这样,我成了褚老师的弟子。那时褚老师带了三个弟子,除了我,一位是北大的,一位是武大的。
我压力山大。但我只能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还记得和褚老师合作的第一个稿件,那是一个关于官员原因分析的稿子,我的任务是搜集十多年来所有媒体公开报道过的官员的信息。接到任务,我一夜没睡。第二天,我就交给褚老师112位官员的详细信息。
做时政稿件,除了要求记者有一颗玲珑心,能在各种文件、资料中发现蛛丝马迹,还要求记者能沉下心来认真分析整理浩如烟海的资料。而更重要的是,记者需要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以便积累人脉资源。
褚朝新是一个好老师,这些他一点一滴教我,让我十分受益。
6
在南方周末实习时,有一个插曲。
一天,我和新京报深度部记者刘刚在网上聊天。那次聊得比较深,他认真分析了我的优缺点。他认为,如果我以后打算从事新闻行业,我目前的基础还不够扎实。他说,在我的媒体实习经历中,我做的多是电话连线采访,在地面跑新闻的经历太少,“新闻是用腿跑出来的”。
于是刘刚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楚天都市报咸宁记者站站长周鹏。
7
2014年7月,我结束在南方周末的实习,背了个包去了咸宁。整个7月,我白天和周老师一起出去采访,晚上就在周老师家的沙发上休息。我跑遍了咸宁的6个区县,田间地头、楼堂馆所,我和周老师钻山林、跑工地、上矿山、见官员。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做新闻最辛苦的一面。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帮只有700克的早产儿壮壮筹得了50万救命善款,将濒临死亡的他重新拉回了母亲的怀抱。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那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段经历让我最终决定将记者作为我未来的职业。
2014年8月,我回到新京报深度部,断断续续实习到毕业前夕。
8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我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实习。其实仔细看就会发现,我大多数的实习时间都是假期,不在假期的,实习地点都在武汉。不过我既然不打算从事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也选择了在校外发展,就意味着我成绩不会太好。
在此我真的要感谢我的母校。正是这样的一个起点,让我意识到自己与别人存在的差距,激发了自己不断提高的动力。并且,在我的学校,学分被分为专业素质学分和非专业素质学分,专业素质学分从专业课获得,非专业素质学分可以通过发表文章、出书、创业、获奖、读课外书甚至见义勇为等等方式获得,而且非专业素质学分可以冲抵专业素质学分。这样一来,我参与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抵扣专业素质学分。
在即将毕业的那几个月,我陆续收到了不少单位的邀请,其中既有TOP3的互联网公司,也有不错的创业团队和优秀媒体。有些开出的薪水还相当可观。
9
作为一个曾经一无所有的三本美术生,一路走过来,我也有了一些愚者之得。
首先要善于发现、抓住机会。360免费WiFi刚刚发布时,我发现它简直是为校园用户量身定做的,因为校园宽带多要使用专门的客户端登陆,导致学生无法使用无线路由器。了解这点后,我给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写了一封私信,阐述了这个想法,并以学生会的名义向他申请,希望得到一批360免费WiFi在学校做测试。
随后360公司负责随身WiFi项目的王先生联系了我,我们做了简短的交流后,他向我寄送了一批随身WiFi。我在学校做了测试,同学们反映很好。随后我将测试结果反馈给了360公司。如果那时我顺势提出要去360公司实习,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其次要注意结交人脉。这个结交并不是刻意地去钻营,而是互惠互利。进入新闻圈以来,我为同行们提供过无数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同行们也为我提供过无数资源。2013年6月,我的微信上只有不到10个记者,现在我的微信上有600多个记者。除了第一个媒体实习,我后面的实习全是通过朋友介绍。
然后要将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一招鲜,吃遍天。我的室友刘星,一个酷爱画画的男孩,是有妖气漫画网的签约作者,我在寝室时总看到他对着电脑不停地画,貌似他还拿过不少奖。毕业那年秋招,他PK掉数百人成功入职某一线游戏公司,拿到6位数的年薪。高我一届的学长张向南,学的是人力资源,但是酷爱营销,大学期间就各种不“安分”。他毕业后成功入职一家业内领先的社会化营销公司,毕业不到一年,他已经被公司派到另一个一线城市组建团队。他们也都是三本生。
另外手上要有硬货。我的实习经历,我参与的数百篇稿件,都能为我的求职加分。在实习中,我也做了一些经验总结,写成一篇篇文章,比如“连线采访如何快速找人”“如何通过一张照片,10分钟推测出芙蓉姐姐的住址”“‘高校酒店’报道的技术缺陷”等,都有数十万的阅读。这些文章一方面能增加我求职的底气,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
最后要多尝试。大学有四年时间,足够去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要跳出校园,校外的天地无限广阔。
其实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用一个三本生的故事告诉你,不要畏惧,大胆地闯,大步地向前走,走到最后,你总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呗
小编会快乐到飞起来呢~
版权声明:
欢 迎 赐 稿
“湖南考试招生”微信公众号(微信ID:hnkszswx)是由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主管、《教育测量与评价·高考专刊》编辑部精心打造的全新高考公益服务平台。
我们期待这些方面的稿件:
稿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