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超七孔葫芦丝”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葫芦丝制作艺术,我不懈的追求
颜俊/文
颜俊,出生于1979年。现职葫芦丝、巴乌专业制作研究。从小受长辈的影响酷爱器乐,童年时跟随叔叔学习传统笛箫吹奏、制作。在一次广播中听到优美的乐曲,在心中留下了美感和难以抹灭的乐音,后经打听才知道是来自云南的葫芦丝、巴乌曲《竹楼情歌》。
1999年离校后来到昆明,以卖箫笛为生。第一次在昆明花鸟市场见到了葫芦丝、巴乌。当时自己的经济有限,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买到了一支C调葫芦丝和乐曲光碟,开始自学吹奏。经过几天的摸索,学会了《月光下的凤尾竹》,从此与葫芦丝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初对葫芦丝特性不了解,加上受笛箫的影响,学习吹奏中感觉葫芦丝音域限制对很多歌曲吹奏得不到自我释放。
因此萌生了制作念头,那时材料受限得东奔西跑去拼凑,好不容易找到了葫芦、紫竹,在以前箫笛制作基础上,自己手里C调葫芦丝的参照下,完成了主管附管加工,到加工时遇到了难题,找不到专用铜片,只得买杂铜焊条加工,经过煅打,磨薄,用紫铜皮剪出簧舌筐,用锡焊接,做成。接合后进入到校音程序,用竹笛当校音参照,经过多次失败,开始弄懂了些发音原理。后来经过打听,找到了专用铜片,改用手工刀划,在制作上减小了难度。葫芦丝制作技术在当时每家都很保守,找不到师傅指点,只能反复试制。
不记得经过多少白天夜晚,冷暖饥渴,才悟到了一些基本技术。一年后,在市场上认识了些朋友,买到了电子校音器,经他们推荐进入了葫芦丝校音圈,开始接管调音。在每个客户不同要求,不同的指点下,努力完成了他们的制作要求,几年后制作技术有所提升。
2005年制作界很多都用了模具压,当时做台模具的费用对于我经济收入现状简直是望莫能及,后来朋友赠送了一台已用坏的。经过几天仔细维修,告别了手工划的历程。由于多年制作的经验积累,对各种管材软硬,内径大小,管壁厚薄的观察总结,解决了葫芦丝“4”音通常不准的弊端。2006年正式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进取,“扩宽葫芦丝音域”。通过的软硬、薄厚,簧舌大小、形状,不断进行调试,管材选料,无数次实验后,制作出9指按孔的葫芦丝,在传统七孔“6”音的基础上扩展到高音“2”。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教册,也没有更好推广。
2009年拜访李春华老师,得到了李老师的指导。对葫芦丝音色有了新的认识,划分了舞台型及录音型,攻克了高音附管音准、音色的定位。葫芦丝、巴乌在当时已经普及市场,产品形成了多样化,我对所见产品进行了对比,取长补短,对自己产品实行三精制作:管材、葫芦、的“精选”;外观设计、管材加工、葫芦组装、砂磨抛光的“精工”;音准、音色、口感、温差变化的“精细”。2014年自制8指按孔葫芦丝,音域扩展到高音“1”。再次得到李春华老师的提意改成了9指按孔,增加了附加音低音“2”。经李老师的引领,赢得了很多专业葫芦丝演奏者的青睐。
为了让葫芦丝音域更完美,我再次深入改良研究。在多次实验中的失败,获得了经验总结,在2016年成功制作出十指按孔葫芦丝。在传统音域“6”音的基础上扩展到高音“3”。这次改良为新乐曲的章程延伸了更美的旋律,为葫芦丝增添了更新的韵味。
我希望在葫芦丝、巴乌的乐坛里,能有更多的热爱者进入,共同研讨,共同创新,让中华祖辈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器乐”发扬光大,进入到世界的音乐殿堂,为人们留下更加优美悦耳的乐音。
转载请注明“超七孔葫芦丝”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