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葫芦和两根(或三根)竹管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主音管顶端装有金属,插入葫芦,其尾端装有软塞子。
副主音管无按音孔,因此装有的副音管一端插入葫芦主音管左或右两侧,在葫芦丝吹奏时,如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装有的副管音就与主管音一同响起,但副管音只能发一个音.现常用的葫芦丝有C调、小D调、降B调、F调、G调、E调等。
但是葫芦丝的音域比较窄,表现力有限这也让很多人去研究如何来改良葫芦丝,从音域、半音、音量等几个方面来改善。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
这些相片是由韩铁维先生拍摄,虽然这些葫芦丝都是实验的产物,市面所见甚少,但是这也为葫芦丝的乐器改革提供了一个思路。
1. 平行四管四吹口分离葫芦丝
吹孔有四个,分别对应四个吹管
主音管可以调音
这种葫芦丝腔体小,可能会影响到腔体的共鸣
2. 平行四管双吹口葫芦丝
两个管两个调式,这个还是相对常见的。
2.双排四管双吹口加键葫芦丝
4. 双排四管单吹口加键葫芦丝
5.环形六管双口加键葫芦丝
葫芦丝的名字是看到图样之后临时由我所起,因为无法见到这些葫芦丝的实物,所以只能是有些猜测的成分进行命名,并不一定准确。以上改良葫芦丝图片是葫芦丝演奏家韩铁维先生所拍摄。
拍摄于2007年 左起分别是:哏德全、韩铁维、王次恒
文/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