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音乐排行> 不定更的日常——Welcome Dinner

不定更的日常——Welcome Dinner

2021-05-01 18:41:46

有奖问答:上周小波没有更新,这是为什么呢?

当当当当!答案揭晓——因为小波在排!练!

三周前,小波和小伙伴们突然得知:在2月21日,将会为中三和高一的奖学金学生们举办Welcome dinner(欢迎晚会)。而我们——被欢迎的我们——需要准备三个节目,在晚会上表演。

于是,小波和小伙伴们的过去三周充斥着三首歌的旋律、两组舞蹈动作和永远被排练占满的晚上10点。



计划


在学长简单介绍了节目形式之后,我们本着大无畏的冒险精神、集思广益的民主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实践精神,迅速进行节目的策划。

但这并非易事。

毕竟,我们各有所长:我们有3个声部的choir小天使(合唱团)、10种乐器的演奏者;我们还有hip-hop拉丁舞民族舞印度舞的姑娘们、和物理大神钢琴大神十分厉害的男生们。

什么样的节目才能人尽其能又不落窠臼呢?


很快,我们很快意识到,想把所有特长都展示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把我们的才能结合在一起。

于是,我们有了——

 -  《十亿光年的距离》

 - 《Another Day of Sun》

 - 《Cups(When I'm Gone)》



排练


结束了“百家争鸣”的策划阶段,排练就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啦!

  • 乐器组:

《十亿光年的距离》原本是钢琴独奏,我们找到了管弦乐版本的曲谱,并历经千辛万苦将它修改成起承转合比较自然、听起来不别扭的民乐和西洋乐合奏。

我们选择钢琴、古筝、中阮、小提琴、葫芦丝、竹笛,作为参演乐器(排名不分先后,只是按重量排序而已),最大程度地保证音色和谐。

F调的葫芦丝,由于曲调限制和独有的低沉平和的音色,仅仅在引子部分出现;弹拨乐,即古筝和中阮,更多情况下是伴奏;以长音为主的小提琴和竹笛是当之无愧的主旋律;而乐器之王钢琴因为它的灵活性几乎充斥在整首曲子的各个角落。

经过扒谱、修改、配合、打磨,终于《十亿光年》成为第一个通过审核的节目。

现场戳下面——


  • ADOS组:(ADOS 即Another Day Of Sun的首字母)

每周四次舞蹈训练的一禾、懿嘉,自然是我们的“舞台指导”。最难跳的舞蹈是最后一段。虽然只有4个八拍,但仍让我们的舞台指导们耗时一个半小时从电影原声带中学会这一段,又花了2个小时教会所有人。剩下的所有部分都是每天晚上看完新闻之后一点一点设计出来的。

这个节目就是学长所说的“集体节目”了。所有人都参与、所有人都很重要。

完整视频戳下方~

       (由于拍摄角度的原因,台上的主唱被挡住了一部分画面。)

  • Cups组:

我们选择了Anna Kendrick的歌When I'm Gone,并借鉴了MV里的创意,最终决定是14个人都上这个节目。

用杯子打节奏让整首歌十分有动感,并且在互相传杯子的过程中需要十足的默契——而这正是我们最不缺的:)。

三把吉它、一张四脚桌、十一只杯子,和简简单单认认真真的十四只。




演出当天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一些最后一刻出现的变化总是让我们措手不及。

比如,两天前彩排定下的4支话筒只有3支可用,于是ados交换话筒的顺序全部改变;跳双人舞的懿嘉当天早晨脚腕扭伤;晚会开始前葫芦丝的错位气孔堵死,只能吹出两个音;为竹笛翻好的简谱也消失不见。

由此可见,Plan B是多么重要:)

但是,第4支话筒的回归、懿嘉的动作临时修改、及时的场外葫芦丝技术指导、给力的钢琴家临时写谱让情况渐渐回归正轨。



可以说,在从前小波从来没有参与过节目的完整策划。这一次的三个节目是我们中很多的第一次——自己策划、自己演出、完完全全地享受舞台。每个人都很努力,我们也看到了我们最期待的结果。

谨以此文送给最棒的我们@Wenqing @Xinyue @Xingyue @H.YIfan @L.Yifan @Yibai@Yijia @Yihe @Huanqing @Jiale @Shuzhe @Tianqi @Shangyu (排名不分先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