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音乐排行> 【教育改造工作系列报道】----监地“双延伸”,践行治本安全观 的又一次实践

【教育改造工作系列报道】----监地“双延伸”,践行治本安全观 的又一次实践

2022-07-17 20:45:31

      近年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罪犯教育,,即社会帮教资源向狱内延伸、,、资源融通、互帮互促、共建共享”责任共同体。

      

社会帮教资源进监 发挥1+1大于2效应

    ,组织开展帮教进监,地方政府部门对本县籍罪犯开展集中或个别教育,邀请律师提供法律服务,邀请创业成功的刑释人员分享创业经验……同时,, 两年来,,对金沙、开阳、黔西、印江、毕节、大方等地30余名罪犯的家属人员进行了走访,并对10余个困难家庭予以帮助。民警向家属介绍了罪犯的改造表现,把罪犯对亲人的思念、寄语带给亲人,把罪犯家庭情况、,激励罪犯更加安心积极地改造,充分发挥了亲情的攻心治本作用。丰富多样的联合帮教形式,让罪犯感受到家人和社会的不离不弃,激发起他们感恩之心,坚定其改造信心。

文化进监 促进罪犯塑心养性

      ,,充分发挥文化在教育改造中的引领作用,“红色传承”、“琴画星空”、“国学溢香”等7个文化品牌,在社会文化艺术部门、人士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内涵。如三监区的品牌文化“琴画星空”,以组建葫芦丝学习班和书画学习兴趣小组为载体,营造服刑人员“琴”“画”“书”等文化氛围,让他们感悟到求真品美的愉悦和塑心养性的文化正能量,从而孕育宁和至善的健康改造心态;又如五监区的“国学溢香”,对《论语》《弟子规》等经典国学,通过课堂教学、演讲、背诵、朗读等形式弘扬人文精神,倡树道德风尚。

  除打造监区文化品牌,,“一封家书”、“感恩母亲”演讲比赛、艺术创作评比、监区文化展示、文艺汇演等活动精彩纷呈。、书画美术等相关书籍,由民警组织服刑人员晨读,并发动罪犯自购书籍,鼓励自主阅读,在狱内掀起了品读国学经典等读书热潮。

  近年来,、1家律师事务所、2所技术学校签订《监地互助共建协议》,印江、。来自法、检、公、司、学校等30余个单位(部门)工作人员近400余人次以各种形式进监帮教,监地联动帮教罪犯1500余人次,帮扶困难罪犯子女50余人,协调解决罪犯未成年子女入学8人,帮扶困难罪犯家庭70余户,帮助百余名“三无人员”搭建亲情沟通渠道,罪犯罗某某、王某某的教育改造案例入选中国法网司法行政案例库。这一串串数据搭建起的,是诸多教育转化案例和基层一线辛劳付出的民警故事。



医疗合作进监 防治体系全面提升

      一名服刑人员突发脑梗塞,,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及时手术治疗,最后挽救了他的生命。目前,、中医院、精神病院和都匀四一四医院建立医联体,邀请专家医生为罪犯免费坐诊,开展糖尿病、心脏病和精神病等疾病诊疗。

  医联体实施以来,,并建立精神科等特殊专科进监巡诊机制,。另外,利用社会医疗资源建立业务交流机制,选派优秀民警到地方医院跟班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了罪犯安心改造。

      ,解决了我们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带来好的教育管理经验……”2018年3月2日,,座谈中,县司法局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在引入社会资源参与罪犯帮扶教育等工作的同时,,为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近年来,、心理咨询师、法制宣传志愿者,主动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留守儿童团体心理健康辅导,针对回归社会一年内的刑释和假释人员,做好跟踪回访并给予帮扶教育,预防其重新犯罪。

  监地联合帮扶救助,解决了改造路上的后顾之忧;面对面的法律咨询,让困扰罪犯已久的法律问题得解答;技校老师教授的技能,使回归社会的新生之路扬帆起航;,,;民警到地方开展社区矫正、法制宣讲、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义诊孤寡老人和金秋助学等50余次。对凤冈县进化镇红安村进行“产业扶贫”,投入3万余元资金帮助红安村改造村卫生室。“双延伸”工作机制,,践行治本安全观的又一次实践。


来源:


审核:杨知奇     编辑:冯忠   牛煜

投稿邮箱:466988103@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