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毛兴华 文/图
责编 | 决明子
这个世界上牛人有很多
就比如说
从上学时,牛人就让人心灵饱受摧残
当你疯狂地刷题,
他在打瞌睡;
当你考前突击作战,
他在看课外书;
……
但成绩一下来,又甩掉别人一条街。
可是真的如此吗,牛人不需要努力就能成功?
那是不可能滴
今天就向各位看官隆重介绍
我州一位紫陶界的牛人
据说,可以做到单手拉坯
而他的刻苦努力,会让凡人们颤抖
他今年54岁,从15岁自己独立制作出第一个陶罐后,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他每天都在与陶土打交道;在建水县碗窑村众多的制陶工匠中,因为他为人厚道友善,制陶技艺高超,人们都亲切地称他“范师傅”。
他就是建水“笛龙陶艺”的范成雄。
牛人范师傅
最近获了个大奖
两个多月前,范成雄以云南代表的身份前往广西北流,参加第三届中国陶瓷技能大赛西南地区选拔赛,一举夺得了拉坯成型竞赛的第一名。
“这是一次国家级的比赛,竞赛热烈、有序、规范,来自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6省区的96名能工巧匠各怀绝技,所以压力很大。”说起参加这次比赛的经历,范成雄感慨万千。这是云南代表团第一次组团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比赛,作为建水紫陶艺人,能在这样的大赛中脱颖而出,这完全得益于范成雄多年来对建水紫陶拉坯技艺的不断摸索。
范成雄的获奖作品是一件名叫“宝塔瓶”的紫陶器具,整个器型上细下粗,高58厘米,直径31厘米,外形就像一座小型的傣族佛塔。
宝塔瓶的制作有多牛?
单手就能拉坯
为了再现整个“宝塔瓶”的制作过程,范成雄在他的紫陶作坊里又亲自为记者演示了一回。
随着拉坯机的转动,一团白泥很快变成了宝塔形状。这时,范成雄把左手伸进泥桶,将泥坯小心翼翼地往外撑,泥桶就变成了圆肚,“宝塔”的塔基就形成了。再往上,泥桶逐渐变细,最后,直径30多厘米的泥桶被范成雄收缩成了3厘米的“宝塔”的塔尖,一个栩栩如生的“宝塔瓶”诞生了。
“制作这个‘宝塔瓶’,仅靠拉坯来完成,难度相当大。”范成雄说,这是因为在“宝塔”底部成形以后,范成雄会在整个泥坯上抹一层干的紫色陶土,这时想要在泥坯上造型,就只能靠单手从泥坯内壁往外撑。也就是说,“宝塔瓶”是靠一只手拉坯而成,没有一定驾驭泥坯的能力,是很难做到的。
“这是我目前最为满意的一件作品,这件作品也最能体现我这几十年的拉坯技艺。”范成雄说,“起初,我是打算用一件‘金钱袋’的作品去参加比赛,最后,还是选定这件‘宝塔瓶’。‘宝塔瓶’的创作灵感,来自影视作品里的泰国佛塔。”范成雄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中国陶瓷技能大赛是国家级竞赛项目,两年一届,大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区的前三名将获得参加全国决赛的资格。同时,为了鼓励技艺兴业,倡导工匠精神,主办单位规定,预赛区各项目第一名将推荐申报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总决赛第一名将推荐申报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对于决赛的最终结果,范成雄说,不论获奖与否,能让建水紫陶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建水紫陶,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在范成雄的紫陶作坊,记者看到了这位紫陶艺人获得的诸多荣誉——
《瑞鸟图》《殇》等多件紫陶作品在省级、国家级工艺美术展中摘得桂冠;2015年至2016年两年的时间内,范成雄获得了“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等称号。
外来“艺术家”
是建水的陶土成就了我
“可以说,没有建水紫陶,就没有今天的我,是建水的陶土成就了我。”范成雄说。
范成雄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城郊一片古老的窑区内,到了15岁,范成雄就在家乡以陶为生,成了当地众多陶匠中的一员。之后,在30多年的时间里,范成雄上江西,下广东,遍访名师高手,足迹踏遍赣、粤各大传统陶瓷厂区,练就了一身识陶制陶的工匠本领。
《殇》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国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
第七届云南省“工美杯”银奖作品
《葫芦丝》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国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优秀奖
2007年,范成雄从广东送自己的一名徒弟来建水打工,正遇上一家紫陶作坊招聘拉坯工。范成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这家紫陶作坊小露了一把自己的拉坯技艺,便获得了紫陶作坊老板的高薪聘请。就这样,范成雄就留在了建水。
2011年,范成雄在碗窑村创办成立“笛龙陶艺”工作室;2012年工作室便在云南省工艺美术“工美杯”评选中首次获得一银二铜的荣誉;2013年8月又在云南省工艺美术“工美杯”评选中取得三银三铜一优秀的好成绩……
如今,范成雄一家已经举家来到建水,为了建水紫陶的传承与发展,范成雄的两个儿子也跟随他一起学习建水紫陶的制作。
部分图片来源于陶艺大家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红河日报(hhrb_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