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音乐排行> 山城葫芦丝演奏家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

山城葫芦丝演奏家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

2022-07-15 23:01:20

  金色的十月,灿烂的季节;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的圣殿。

  今年10月初,在中国著名葫芦丝艺术家李春华的带领下,来自我市的刘克波老师跟随中国新丝韵葫芦丝艺术团,应邀参加了“风华丝韵·交响金色”葫芦丝维也纳音乐会,美妙的葫芦丝音律吹响在世界级的音乐殿堂。据了解,这是我国民族乐器葫芦丝首次与西方交响乐团、著名指挥家合作,为奥地利观众和旅奥华人华侨们献上了一场中西合璧的音乐盛宴。



1 古老民乐 奏响海外

  “能够跟随李春华老师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站在这个世界级的音乐殿堂上,内心非常非常地激动。”近日,在位于我市北园路的百花琴行,载誉归来的刘克波老师难掩喜悦之情。

  当日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座无虚席,李春华携36位中国葫芦丝演奏家,与维也纳佛光青年爱乐团、前维也纳歌剧院总指挥Friedrich Pfeiffer合作演奏了13首曲目,葫芦丝与交响乐珠联璧合,或柔美、或激昂,时而低吟浅唱,时而高山流水……满怀激动和喜悦之情,刘克波老师站在璀璨辉煌的音乐殿堂,与另一位老师合奏了一曲《蓝色的香巴拉》。有别于葫芦丝一直来柔美的音律,它展示了葫芦丝明亮宽广的另一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之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件来自中国古老而神秘的乐器,同样吸引了交响乐团的成员们,她说,乐团的提琴手、号手们纷纷与他们交流,想认识这个“特别神奇”的中国民族乐器。

2 民乐天籁 触动心灵

  虽然刘克波生在旌德,但宁国作为她的第二故乡,早已扎根于此。由于父母都在文工团工作,打鼓弹琴,吹笛子拉二胡是他们的日常,她自幼耳濡目染,也爱上了音乐。她笑说,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在大学学的是幼师专业,钢琴是必修课,但因为偏爱民乐,她还选修了二胡、琵琶、扬琴等多种乐器。自1992年毕业后开设音乐培训班伊始,她一直从事音乐教育行业,至今25年了。1997年她在宁国开办了百花琴行,这也是皖东南首个专业的音乐培训机构。琴行培训钢琴、吉他等,也培训二胡、葫芦丝等民乐乐器,但由于学习葫芦丝的人少,不得不从外地聘请老师,自己也兼顾教学。

  为提升自身演奏和教学水平,她辗转各地学习葫芦丝。直到数年前,在上海的某个展会上,中国著名葫芦丝艺术家李春华老师现场演绎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远远地,人群中的她听到了葫芦丝美好的音律,如天籁之音,令她怦然心动。她说,那是一个乐器最打动自己的一次。而机缘巧合的是,在2014年她有幸拜在了被誉为“葫芦丝王子”的李春华的门下,她说,让她深深感受到的是,李春华老师对艺术一丝不苟的执著精神,相对于闭门造车的自学,在老师的点拨下,通过勤奋练习,自己的葫芦丝演奏水平可以说有了飞跃式的提升。“越接近自然,越打动人心。”在她看来,制作葫芦丝的材料取之于自然,也更应回归于自然。葫芦丝不仅声音优美,而且小巧易带,她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随身携带一两只葫芦丝,无论晨起散步还是日暮晚归,徜徉于青山碧水之间,常常情不自禁地即兴吹奏,将身心融入自然,抒发对生活的感怀。

3 普及民乐 乐此不疲

  “乐器不分贵贱,但作为中国人理应发扬民乐,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近年来,作为安徽省葫芦丝巴乌协会常务理事,她在不断提升自己葫芦丝演奏水平的同时,还跟随老师李春华的脚步,积极主动普及推广葫芦丝艺术。2012年9月,在开发区小学开办之时,“葫芦丝吹奏”即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常规课程进行教学,在3-6年级开设,至今已有1500多名学生学习,不仅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还有多名学生在全国赛事中获得金奖。

  无论柔美的《凤尾竹》,还是激昂的《赛马曲》,作为少数民族乐器的佼佼者,中国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音色独特,表现力丰富,于2016年8月更名中国民族乐器。为推进民乐普及,去年11月份开始,她又开设葫芦丝成人公益班,免费教授葫芦丝演奏技巧,至今开设3期,第4期已开班,累计教授了百余位学员。简单易学、柔美悠扬的葫芦丝,吸引了不少市民朋友报名学习,有初入社会仅20岁的年轻人,也有赋闲在家六七十岁的老人。

  作为成人公益班为数不多的男性学员,章建军先生说,人到中年,想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找个爱好,最终选择了简单易学的葫芦丝,并在大家的互帮互助中坚持了下来。他告诉记者,在跟随刘克波老师到各地参演的过程中,目睹了李春华老师和新丝韵艺术团的现场表演,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没想到这种民族乐器能够登上大雅之堂,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这无疑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加快了他们学习的步伐。“这次刘克波老师能够代表中国,也代表我们宁国,在世界级音乐殿堂演奏民乐,深深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这是我们的骄傲!”他表示,今后在提升自身演奏水平的同时,也会尽一己之力,帮助刘克波老师推动我市葫芦丝艺术事业的发展。“葫芦丝作为一种爱好,可以说让他们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状态,让我十分感动,也深受感染,我会把葫芦丝继续免费推广下去,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和喜欢它。”葫芦丝成为了一种业余爱好,成为了一种精神慰藉,她告诉记者,学员们经常相约在公园、在桥边一起练习,有的甚至每天练习七八个小时之久,他们在互相交流、互相激励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葫芦丝受到大家喜欢,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民乐的肯定。”因此,尽管在公益班的教学上她同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她乐此不疲。

  据了解,在她的带领下,孩子和学员们还纷纷走上了各地的舞台,如2017年首届华东葫芦丝全国邀请赛、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等等,技艺水平和舞台经验不断得到了提升。此外,去年12月,他们还前往常州参加了2525人同奏葫芦丝,创下了“规模最大的葫芦丝演奏活动”吉尼斯世界纪录。“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中国民乐,将是我一生之中最为骄傲的事!”今年也是百花琴行开办20周年,她说,将以此为起点和动力,把葫芦丝等音乐艺术教育推向更广更大的领域。把葫芦丝向更多的学校推广,包括乡下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接触民乐、爱上民乐、传承民乐。此外,将持续开展葫芦丝成人公益班,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带着葫芦丝走出国门,教国外友人吹奏,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国民乐的神奇魅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