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将机器人的智慧超过人类的一刻称为“奇点”,他说:“人工智能超越人脑,这在本世纪肯定会发生,大概在未来30年左右”。
古人云“30年河东,30年河西”,在人工智能领域,短短数十年的变化,远超人类过往任何成就,刷新人类关于“发展”的想像: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30吨,但功能却仅仅达到“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的能力。
2013年,中国的天河二号计算机,每秒“33.86千万亿次”浮点运算。
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
速度更快体积更小的现代电脑
如果以上你觉得过于抽象,那么——在2017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在被喻为“人类智力最后堡垒”的围棋项目上,3:0完胜人类第一高手柯洁。
还是2017年,一个女性被授予沙特阿拉伯的国籍,这位女性的名字索菲亚,但她是个机器人。
柯洁迎战人工智能阿尔法狗
萦非亚与她的创造者交流
如果你还是觉得这些于你而言太遥远,那么我们再举例:
HR:机器人HR可以在一秒钟内,将亿万条求职者的信息“搜索、分类、过滤”找出合适的应聘者。
会计:机器人会计可以几秒内,就完成财务数据的“输入、保存、归类、分析、输出”等所有会计操作,并且出错率无限接近0。
医生:机器人医生对病人从“体验、取样、分析、定症、开方”都能完成,未来甚至是“手术”也能让机器人完成。
司机、理财师、翻译、记者……甚至是——
设计师:需要“创意”的领域,历来被认为是机器人无法涉足的领域,然而,在机器人强大的数据分析之下,所谓的创意领域也在沦陷,基于阿里的“鲁班”已经达到一天制作4000万张海报的能力,双11我们看到的精美海报很多都是机器人的作品!
机器人前台
无人驾驶
家长们,按现在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智商在数十年后,将可达到10000以上,是人类智商最高者之一的达芬奇(300)的30多倍。
我们的下一代,以普通人的智商(140左右)去与拥有10000智商的机器人在社会竞争位置,凭什么能力去争?
而我们当下给孩子提供的教育,能抗挡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就业挑战吗?
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分析出365项具体职业将会率先被人工智能取代。
我们的孩子,将是直面人工智能(机器人)冲击就业的一代。
人类无论如何努力,其“记忆力”“分析力”“逻辑力”“学习力”“动手能力”“体力”等都无法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相比,但偏偏,我们目前多数的教育,正是教学生们去掌握这些能力。
我们所学习的,是用我们人类的弱点,去挑战机器人的强项,结局不言而喻。
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相比,人类有长处吗?
“享受”是孩子跟机器人竞争的武器?
是的!
人类有“渴望”,促使人类去追求”享受更好的“,不甘于“一成不变”,喜欢“让一切变得更美好一些”。
而这些,正是剌激着人类不断的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机器人的出现,也正是“人类为了解放人类双手,让人类可以更自由”的发明。
机器人智商再高,他也不会因为“这种日子太没意思,我要发明一个工具替我干活,让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
不,人工智能(机器人)永远不会!
表情模拟得再神似,机器人都无法学会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因为“享受”是人类拥有而机器人“不拥有”的特性之一,机器人的世界,也许一切都井井有条,但绝对不会有“创新、发展”,因为机器人不懂得“享受”。
只有懂得享受的人类,才会让世界越来越美好,让人类越来越自由,让生活越来越有意思。
懂得享受的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指挥官”,不懂享受的“人和机器人”,永远是“接受指挥”的劳动者。
其中,不懂享受的人类,在智商上无法和机器人一争长短,又无法胜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指挥官”,等待他的,必将是失业。
通过网络,不同机器人之间可以瞬间互通信息,但机器人之间,不懂互相欣赏,它们之间的交流,只是“冷冰冰”的“对接”。
“欣赏”的源泉是“情感”,例如有一封词句绝艳凄美的情书,如果是一个机器人,通过搜集词句自动生成,然后“无情感针对对象”的传送到另一个机器人手上,这封情书就失去了“情书本身的意义”。
因为,写信的人没有情感,接收的人没有情感,双方都不曾有过“感动”。
机器人再厉害,也只是“能干”的工具
机器人团队之间的合作,确会比人类团队更快捷和精确,但是缺失了“相互欣赏、互相鼓励”。
这样的缺失,使机器人团队永远都在原地踏步,而不会像人类团队那样,通过“相互欣赏,通力合作”,让团队所专注的事情产生无限大的可能性发展。
人类的团队,才能有血有肉、有鲜活的情感交流
例如当初创造《黄页》的马云团队,如果全是机器人,那么最终只会出现“资料无比精确、精细”的《黄页》,而绝不会最终演变发展成“阿里巴巴”,机器人团队更不可能发展出“支付宝”等产品。
只有懂得欣赏自己、欣赏对方、拥有团队协力合作精神的人类,才能成为“团队的领导者”。
而只懂“埋头苦干、不懂欣赏”的人类,将被机器人取代,乃致失业。
2017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现代化高峰论坛》中,徐扬生教授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在人工智能时代,我考量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指标,就是看这个人做不做家务,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他认为:不做家务的人,没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对自己都没追求,靠这样的人去给社会发展提出更高的追求”有如痴人说梦。
这话不无道理。
东江广雅学校的育人理念,正与徐教授的理念相吻合。
东江广雅认为,“成才”并非单纯的“试卷分数高”,而是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智商与情商”均获大幅提升,才能算是成才。
东江广雅的“学习力教学体系”正是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综合素养’‘个性素养’‘终身素养’”于一体的教学体系。
拥有“强的自理生活能力”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在东江广雅,学生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整理好自己的居所,无论是被铺枕席,还是洗漱用具,或是衣服鞋物,全部以军事式的“豆腐块”标准,收拾得井井有条,因为舒适、洁净的环境,能给一天带来良好的开始。
宿舍门外的入门花园,种植上各种植物,这些植物都由宿舍的学生自行打理,每一天醒来看到自己种植的、茁壮生长的绿色植物,心情都会好上几分,热爱生活,从细节做起。
带入户花园的学生宿舍
民以食为天,不懂吃的人其“懂得生活”的程度要打折扣。东江广雅设置了丰富多彩精彩的社团课程,其中烹饪课尤为受到学生和家长热捧。
在这里,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出的糕点、披萨、西式菜式、中式菜式……用自己的双手满足自己的“胃口”,满满的幸福感,爱上生活其实很简单!
烹饪课堂
生活原本很美,只要我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文学社与摄影社团将是“发现生活之美”的重要课堂。
文学不是华丽句子的堆砌,而是“用心发现,有感而发”的抒情。东江广雅引导学生写“内心的文字”,写“感动自己的文章”。在“用心写作”中,让学生慢慢的懂得“发现生活点滴之美”。
摄影是“图像化的文字”,每一个用心捕捉镜头,都是拍摄者“内心的诗篇”。
摄影基地
校园一角(学生作品)
山长楼前(学生作品)
君子六艺,琴最高雅。
琴既可愉人,更能悦己。开心时,失落时,进取时,受挫时,呼三五高朋,或独坐一室,焚一缕檀香,弹一曲心声。快乐的、不快乐的,尽在琴音中升华成为“知觉当下、体验生命”的音符,一种“自由的、超脱的、近乎禅意的”愉悦心境油然而生。
君子悦琴,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古琴、古筝、葫芦丝、钢琴、萨克斯……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自由选修
一个喜欢生活,喜欢学习的人,又怎会对功课、作业有负担感呢?
只有懂得享受生活的学生,才能学会享受学习,在东江广雅,学生做得到!
当爱上学习,功课就不再是负担
在团队中,包容对方的缺点,欣赏对方的优点,这样的团队,无往而不利。
人首先是个体,然后才慢慢学习成为集体的一员,团队精神、相互欣赏,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学习,例如龙舟、皮划艇这些运动。
在皮划艇、龙舟等运动中,个人主义弊大于利,只有相互协调、相互尊重,才能“同步、合拍”,才能让舟艇前进。
当大家在“进取中”取得默契,进而懂得与队友互补长短,欣赏对方包容对方,这样的团队必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双人皮划艇
七人龙舟
在东江广雅,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老师最重视的传授内容,技术技巧是其次,让队员们学会“欣赏”是首要的学习内容。
只有当队员们都学会欣赏队友,都懂得包容队友,整个团队才能做到“多人如一人挥臂”一般,则进攻如破竹,防守如山岳。
懂得包容和欣赏的球队,在练习技术和技巧,同样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在东江广雅,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有着重要目的,都是围绕着打造学生的“优势性格”而设立的,例如其中的体育类运动,其学习的目的不仅是项目本身,更是通过这些项目,让学生学习到“团队精神,欣赏能力”。
因为,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在未来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功,才能无惧人工智能的冲击。
撰文:张运珑
编辑:陈棋诗
一站式精英教育:小学、初中、高中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
邮编:516123
电话:0752-6686666 0752-6686999
网址:http://www.djgyxx.com/
Address: Yuanzhou Town, Boluo City, Huizhou
Postal code: 516123
Phone:0752-6686666 0752-6686999
http://www.djgy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