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超七孔葫芦丝”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记宁夏、山西两省葫芦丝学会会长张贺
宁夏葫芦丝学会宣传片
英国学校推广葫芦丝
香港演奏《新赛马变奏曲》
在遇见葫芦丝之前,张贺可能从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在一条路上走这么久。曾经那部风靡全球华人地区的《新白娘子传奇》不但屡创收视奇迹,其中的影视音乐更是在幼年张贺那小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一道抹不掉的痕迹。他追寻这曼妙的声音至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葫芦丝”这个名字走进了他的生命!
在一个艺术并不发达的地区,连葫芦丝这样的乐器都没有,更不用说专业的葫芦丝老师了,年幼的张贺想尽一切办法买到了一本李春华先生编著的配有视频教程的葫芦丝教材,从此踏上了他的自学之路。曾经,他义无反顾的把一张张葫芦丝专辑带回家;曾经,录音机里伴着电音的葫芦丝声伴随他度过了少年时期的无数个美妙的夜晚……
当少年张贺坚持自学并初步掌握了葫芦丝基本演奏方法的时候,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吹奏是否专业,也不在乎有没有听众欣赏,他深深的陷入这迷人的音乐中,享受着葫芦丝带给他的乐趣。这坚定了一个少年的信念,他要去寻根,寻这让他魂牵梦萦的葫芦丝之根。
2003年临近高考,张贺遇到了葫芦丝学习之路上的第一只拦路虎。本想以葫芦丝作为艺考专业进入大学,却被很多大学告知,葫芦丝不算是乐器,没有这样的专业……就在这个少年无助的时候,印在葫芦丝专辑背面的联系电话成了他唯一的希望,也许是一份真诚打动了上帝,亦或是一种执着让人为之动容,短暂的“嘟”声之后,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亲切的声音,是一直以来的偶像李春华先生!是他!真的是他!抑制住内心的狂喜,和李春华先生短暂的交流后,李先生的一句 “想学好葫芦丝就来云南吧”让年轻的张贺看到了希望,“我要上云南的大学,我要去找李老师,我要学习最专业的葫芦丝”。
天无绝人之路,张贺用竹笛作为专业报考了几所音乐学院,以专业课宁夏地区第二名的成绩被宁夏大学等几所本科院校录取,但是他坚定地选择了云南昆明艺术职业学院这所大专院校,只为能找到李春华先生,学习专业的葫芦丝。
2005年9月,是一个让人不能忘怀的日子,被大学录取的张贺在父母的陪同下踏上了探访葫芦丝的旅程。走进云南,张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访李春华先生,他在家自学苦练了两首曲子《月光下的凤尾竹》和《竹林深处》,自认为已经吹的非常好了,想要表演给李先生听,但是当李春华先生为张贺示范演奏了这两首曲子之后,张贺默默收起心中那份桀骜,更加坚定了学习葫芦丝的信念,就在这一天,张贺开始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葫芦丝学艺生涯。
2006年,李春华先生把他创作的第一首葫芦丝曲《打跳欢歌》拿给张贺,演奏自己老师创作的第一首曲子,张贺肩上有了一份责任,带着一种对老师的感恩和对演奏葫芦丝曲子的浓厚兴趣,李春华先生悉心指导,张贺勤学苦练。通过这首曲子,张贺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块奖牌---“云南昆明首届全国葫芦丝邀请赛”金奖。同年,张贺跟随师父李春华先生参加了北京首届葫芦丝全国邀请赛,云集了全国近千名葫芦丝高手的大赛,张贺凭借《打跳欢歌》又获金奖。2007年9月,《打跳欢歌》再一次让张贺在唯一一届“哏德全杯”电视大赛中获得金奖。不得不说,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当这样年轻的金奖得主站在舞台上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光环背后是每天苦练八个小时的执着,每次练习结束,只剩下被汗水打湿的地面,和一支支吹坏了的葫芦丝……
2007年,刚刚毕业的张贺怀揣着梦想,听从师父李春华先生的建议,来到山西太原,真正踏上民族文化的传播之路,一颗葫芦丝的种子深深的埋进了中原大地。丝恋乐坊葫芦丝教育培训连锁机构就这样诞生了。
2007-2009年,这是一段给张贺留下深刻记忆的日子。艰难的创业初期,没有人能感受到被同行排挤、半夜被砸窗玻璃的哀伤;没有人能体会为了有自己的学生上街头卖艺却被驱赶的无奈;没有人能想象到一个人躺在地下室里,陪伴左右的只有地下室里出没的老鼠的那种孤寂。
记不清有多少次,一趟趟漫无目的的公交车载着迷茫无助的张贺,往返穿梭于城市的街头,车窗外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恍若隔世,在这段日子里,骑单车成了张贺唯一的宣泄方式,行走于城市边缘的单车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就好像“丝恋”的创立与发展,不知道这条路上,他还要走多久,还能坚持多久。“我为什么要来到山西太原呢?”张贺不止一次质问自己,但对葫芦丝的热爱、对这份事业的责任和让葫芦丝这种民族乐器走向中国乃至世界的使命让张贺一次又一次的说服自己,把这一切化作练习葫芦丝的动力,不停的吹奏,不停的练习……张贺看到了曙光。
2007年11月3日,李春华先生受邀来到山西太原参加活动,张贺与师父第一次同台演奏了《打跳欢歌》,美妙的声音穿透耳膜,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的心。
2008年6月,李春华先生受邀参加厦门李春华葫芦丝独奏音乐会,张贺第二次与师父同台演奏葫芦丝,一场又一场的演出,收获的不仅仅是华丽的谢幕和雷动的掌声,更是一种民族乐器走进人们心中的喜悦。
2009年,张贺在山西最大的公园---迎泽公园内开办丝恋乐坊至今。
同年,他挚爱的灵魂伴侣走进他的人生,一对因葫芦丝结缘的恋人牵手走上葫芦丝传播之路,也创造了两个人的葫芦丝传奇人生。在互相依靠、互相支持中,张贺信心倍增,夫妻二人每天不遗余力的奔走于传播葫芦丝的路上,只要有人想学,他们就免费教。带着一支葫芦丝,走上街头,步入单位。他们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他们的坚持不懈总会有收获,直至今日,葫芦丝已经成为太原街头巷尾不可或缺的声音,上至花甲之年的老人,下至垂鬓之年的孩童,都被他们的精神和演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葫芦丝、学习葫芦丝,张贺老师和王娟老师深受各年龄段的学生喜爱。
近年,张贺老师和王娟老师多次受邀出访日本、韩国并举办葫芦丝独奏专场音乐会。2014年10月为了促进中英音乐文化交流,他们不远万里自带乐器,无偿提供给学生,受到外国学员的热烈欢迎。访问期间,他们在剑桥大学举办了专场葫芦丝音乐会和讲座,并亲自教授近千名外国学生,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英国小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中国葫芦丝音乐的神奇魅力。2016年8月,张贺老师和王娟老师再一次受剑桥大学邀请,赴剑桥大学举办葫芦丝专场音乐会。因为他们的特殊贡献,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寄来了亲笔贺信。这两位年轻的音乐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民族的热爱和对文化的理解,更推动了民族与世界之间的音乐交流。
在此期间,张贺原创葫芦丝作品《花儿香》和《忆》一经推出便广泛流传。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民间歌唱形式,运用花儿《尕妹妹门前浪三浪》作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当岁月流转与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循时,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藏在时光的背后这便是回忆,《忆》是一首有故事的曲子,根据西欧中世纪古典音乐素材创作改编而成,是流行与民族的完美结合。每每听到这首曲子,忧伤、喜悦、付出、收获……一一涌上心头。
带着对葫芦丝的热爱,以及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葫芦丝、学习葫芦丝、传播葫芦丝,张贺带着葫芦丝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宁夏,在银川开设了丝恋乐坊教育培训点,同时也多方奔走,于2014年6月28日,成立了宁夏葫芦丝巴乌陶笛学会。而对于把传播推广葫芦丝做为自己终身事业的张贺老师来说,这些都才是他迈出的第一步。
张贺老师和王娟老师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宁夏葫芦丝巴乌陶笛学会开展的葫芦丝进校园活动在银川这座塞上湖城拉开帷幕。两位老师用一曲曲渗入心灵的葫芦丝曲打动了孩子们的心,他们走进银川二十一小、银川市实验小学、银川市阅海小学,银川市兴庆区三小、银川市回民二小,银川市宝湖实验小学,银川市金凤十小,银川兴庆区回民一小、银川十八小,银川十六小学、吴忠市利通区第八小学、银川市老年大学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等十余所教育机构,开设葫芦丝课程,并免费教授学员,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一所直属小学21小,就有三个年级2000余人开设葫芦丝课程,并在学校成立了葫芦丝艺术团,目前,银川的葫芦丝学员已近万人。当悠扬的曲子从学员自己的葫芦丝中流淌时,更有一种民族文化的力量在流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从自学葫芦丝到成为青年葫芦丝演奏家,整整十五个春秋,永不言弃。张贺常说“:葫芦丝是我的食粮,走到哪里吹到哪里。”从单打独斗到结缘爱人,再到把五岁的儿子培养成一名资深葫芦丝小演员,张贺和王娟还在继续用平凡的生命书写着动人的乐章。
撰稿:吴丫丫
张贺,汉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师从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奏员,我国著名葫芦丝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李春华先生。现任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宁夏葫芦丝·巴乌陶笛学会会长,山西葫芦丝·巴乌·陶笛协会会长,中国丝恋乐坊创始人。原创作品有《花儿香》、《忆》。
2006年6月荣获昆明第二届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金奖;
2006年8月荣获首届北京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金奖;
2007年9月荣获首届“哏德全杯”云南葫芦丝电视大赛金奖;
2007年在山西创办了葫芦丝全国连锁培训机构“丝恋乐坊”;
2010年9月荣获上海金山区葫芦丝精英大赛金奖;
2009年8月受邀出访日本、韩国、举办葫芦丝独奏专场音乐会;
2010年8月在山西省歌舞剧院举办葫芦丝独奏音乐会(伴奏:山西民族乐团);
2012年原创作品有《花儿香》、《忆》
2013年受邀参加全国第二届葫芦丝巴乌创作作品音乐会(伴奏:安徽省民乐团);
2014年受邀参加首届昆明葫芦丝艺术节创作作品音乐会(伴奏:云南省民乐团);
2014年10月张贺与宁夏葫芦丝巴乌陶笛学会副会长王娟女士出访英国传播葫芦丝艺术,访问期间,在剑桥大学举办了专场葫芦丝音乐会和讲座;
2016年5月18日,受南非开普敦孔子学院邀请在南非举办葫芦丝音乐会;
2016年8月7日,受英国剑桥大学再次邀请宁夏葫芦丝巴乌陶笛学会会长张贺先生与副会长王娟女士协同丝恋艺术团,再次赴英国剑桥大学举办葫芦丝专场音乐会;
2017年5月1日受邀参加CCTV原创音乐及书画展演走进香港艺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