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 怀旧 】 中国动画百年史,这些成为童年回忆的经典,你还记得几部

【 怀旧 】 中国动画百年史,这些成为童年回忆的经典,你还记得几部

2022-04-27 01:40:10

导读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一个80后、90后集体怀旧的日子。

说到小时候,真正快乐的,除了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玩耍,最值得留念的就是每晚守在电视前享受短短二十分钟的动画片。哪怕现在可以随时看到最新的动漫作品,也不能再现当时的那份美好。 

六一儿童节,我们不如一起回顾中国动画发展史,回忆那些经典国产动画带来的欢乐。

【1926-1948开天·辟地】

世界最早的动画说法纷纭,1888年《一杯可口的啤酒》(第一部有剧情动画)和1906年的《滑稽连的幽默相》(第一部胶片动画/电影)。






1926年,中国诞生第一部属于自己的国产动画——《大闹画室》,由中国美术片的开创者万氏兄弟(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制作,这部动画也标志着我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开始。



在当年,国外动画厂商们严密封锁动画技术,万氏兄弟用自己仅七平方米的房子改造成绘制、洗印、放映的工作室,省吃俭用购买了一台旧照相机改装成逐格摄影机,从数以百次的失败中,自己摸索研究出经验方法,终于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的小屋里制作出了动画片《大闹画室》。 


虽然在当时的技术限制下,《大闹画室》片长仅有10分钟,且没有声音(即默片),但它讲述的故事简单却不失趣味:从墨水里钻出了一个小墨水人在画室捣乱,弄得画室一团糟,最后画家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制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年赛璐珞绘片的动画制作方式比较耗费人力,制作效率太低,所以影片中的画家角色是由万古蟾老师自己真人出镜扮演的,可谓开创了国内动画与真人结合电影(例:《精灵鼠小弟》《长江七号》)的先河。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创作于1928年,然而我们国产的《大闹画室》却在1926年足足早了两年便已诞生,啧,论辈分,这只世界知名的老鼠还得叫墨水人一声大师兄吧。




《大闹画室》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电影并大获成功后,万氏兄弟一鼓作气,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动画制作。此中早期诞生的《一封书信寄回来》、《纸人捣乱记》,与先前的《大闹画室》一起,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部动画”。


骆驼献舞


1935年,万氏兄弟再次做出创举,制作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标志着中国动画从无声到有声的进化,绝对是一次质的飞越。这部《骆驼献舞》根据《伊索寓言》故事改编,描写狮子请客,百兽云集,一头自作聪明、自命不凡、又好出风头的骆驼,当众献舞,大出洋相,引起众兽大笑,最后群起把骆驼赶下台的故事。

 

可惜的是《骆驼献舞》虽然历史价值极高,却苦于资源不足,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引起轰动和知名度。


而后到来的的1937年,中国受到侵略,那段时期动画的创作环境变得无比艰难,万氏兄弟没有放弃对动画的坚持,,诸如《国人速醒》《名族痛史》。可惜那段灰色时光里,黄土地上的人们实在是有心无力,没有机会去好好欣赏动画艺术,只好埋没了那些具有深刻民族意义的好作品。




 

此后的1940年,,简单来说就是禁止传播一切抗日题材的东西,显然也包括了动画。这样的政策让万氏兄弟的动画被迫叫停,无奈之下的万氏兄弟们只好加入新华影业公司卡通部工作。


 


同年,来自迪斯尼的动画《白雪公主》在上海公映,反响火热票房惊人,这对身为中国动画人先驱的万氏兄弟触动很大。于是万氏兄弟在艰苦动荡的环境下克服了诸多困难,决心要做一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质量长片动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张善琨先生的帮助下,经过动画公司近百人一年半的合作协助,呕心沥血绘制了两万多张原画并拍出了近两万尺毛片之后,万氏兄弟终于制作出了中国第一部长片大型动画:《铁扇公主》。




这部80分钟的动画片长在现在看来或许很短,但在当年这80分钟加上精彩的故事和生动的画面,无论是收获的口碑还是票房,都完全碾压了当时全院线的所有故事片,不仅震惊了整个上海,更是由于上海当年的租界文化因素,传播影响了全世界的动画爱好者,让他们大为钦佩中国动画的神乎其技。




简而意赅的说,1926年-1948年的这段时间,是动荡的年代,但也是国产动画开天辟地的年代,当年的动画界,万氏兄弟几乎以四人之力撑起了整个国产动画界,倘若没有万氏兄弟的存在,恐怕国产动画绝无那段辉煌,那段荣耀。


【1949-1959峻岳·夷海】

国产动画的第一次跃进,可以说是以1949年为分水岭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量充满热情的动画爱好者开始投身动画产业,创造出了许多崭新的动画形式。比如1945年的《小梅的梦》作为一部黑白木偶片,别出心裁地首创了将真人与木偶结合的拍摄手法,一经上映便让观众们啧啧称奇。



《小梅的梦》之后,木偶片在中国动画界愈发站稳了地位,直到1953年的《小小英雄》,再次开启了木偶片的新时代,它是中国的第一部彩色木偶片。

虽然故事内容讲的只是小动物们团结一心,勇斗饿狼,但在当时黑白片主流的时代,一部彩色木偶片所代表的不仅是创作人员的心血,更是技术飞越的象征。



说到木偶片,1956年洪汛涛先生创作的木偶片《神笔》可谓创造了当时木偶片的巅峰辉煌,这部作品在国际竞选上获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意义非凡,而《神笔》这部作品中鲜活的马良形象也深深地印入了后世每个孩子的心上。



除了木偶片,手绘黑白动画在当时也是佳作备出,诸如1950年的《谢谢小花猫》和1952年《小猫钓鱼》,虽然故事简单,但都不失主旋律的童真乐趣。



但由于手绘动画和木偶剪纸类动画的制作难度差异,彩色的手绘动画迟迟没有诞生,直到195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终于经过大量实验成功制作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色的》,这部动画在画面效果上几乎是当时动画片的巅峰,于是次年便获得了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可喜可贺。



拥有了彩色动画片技术后,上美厂在第二年的1956年,又推出了一部更有代表性的彩色动画,《骄傲的将军》。


《骄傲的将军》在表现形式上充分借鉴京剧的艺术特色,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国京剧元素特征,十分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气息,不负导演提出的“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

这部动画的人物造型大量参考了京剧脸谱,甚至人物脸谱的颜色已经暗示了人物本身的性格,比如主角将军的大花脸,大面积的白色色块,眼睛四周涂上青灰色,而两颊又涂红,与胡子的黑色色块分离隔开,俨然一副霸气威武,粗率鲁莽的第一感觉。


在动作设计上,这部动画也将京剧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人物的一昂首,一兰花指,都与京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台词上也大量的运用了“嗯嗯啊哈”之流京剧的唱腔,恰到好处,颇有意思。



而后的1958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这再次为中国的美术片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


1957年4月,著名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终于在一大批动画爱好者的齐心协力下,成功建厂了,当时上美旗下一共三个大部门,分别为剪纸、木偶、动画部,全国动画的八成以上都来自上美,可谓上海动画宅们的骄傲。


上美自成立后,很多动画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22部作品获国内31次奖,有29部作品获国外45次奖。

1958年的《三毛流浪记》,另辟蹊径地采用了社会励志题材,来讲述孤儿三毛在旧上海滩的辛酸遭遇,影片的剧情在当时可谓一绝,不仅可以看到三十年代上海的淘金梦,更能在30分钟里看完三毛坎坷不堪的一生。睡大街,吃垃圾……三毛的故事即使后来被翻拍了无数次,但都保留了这一版动画的感人肺腑的深意,发人深省。

1949至1959是国产动画电影的起步探索期,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许多全新的动画形式逐渐被投入生产,动画电影的题材大多以民间神话寓言为蓝本,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雏形。



【1960-1965 百花·缭乱】

1960年-1965年的中国动画开始全面进入鼎盛时期,这期间我国平均每年可以制作10部以上的成品动画,各种动画类型诸如剪纸、布偶、木偶、水墨等等百花齐放,中国动画在创作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处于世界领先的行列,在全世界范围内声誉鹊起。



好的时代总是能诞生好的作品,而开启这六十年代动画辉煌的作品,正是1960年制作完成的《小蝌蚪找妈妈》,这是根据方慧珍与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



《小蝌蚪》的剧情简单有趣,讲述了青蛙妈妈产下蝌蚪卵后离开了,蝌蚪卵慢慢长出尾巴变成一群小蝌蚪,在虾公公描述了它们母亲的特征后,它们决定去寻找妈妈。一路它们错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做了母亲。最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动画的创作背景。1959年,动画大师徐景达希望尝试制作水墨风格的动画,于是他找到找到摄影师段孝萱老师,表示齐白石老先生的画十分有趣,若是印在脸盆上,很是逼真,有没有可能把做成一种新的动画形式?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找到了当时上美的总技师,也就是后来《小蝌蚪》的导演钱家骏老师,一起研究将水墨画变成动画片的可能性。



来年1960年的中国美术电影展上,,深表赞同,大力支持。于是,有了副总理的鼓励,全制片厂上下开始齐心试验水墨动画的可能性,从最初的“青蛙从荷叶跳下”的镜头,逐步大规模开始尝试,终于在三个月后完成了一部《水墨动画试验》作品,包含了十多种动物以水墨形式展现的短片剪辑。


徐景达


最终成片诞生时,精益求精的上美在原来的实验基础上又加上了许多故事剧情,并且尝试性地加入了彩色的金鱼角色。终于在当年7月份,一部时长15分钟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了。



这部动画电影诞生后,分别在1961年-1981年间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六枚奖项,受到了世界范围的一致好评,交口称赞。《小蝌蚪》虽然故事篇幅短小,故事节奏却十分明快自然,画面充满美感,且整个故事的灵感取材于齐白石老先生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论景论情都饱含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积淀。



除《小蝌蚪》外,六十年代的国产动画界有一部动画显然不得不提,那就是1964年7月25日正式发行(上集为1961年,下集为1964年)的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



这部动画由国产动画开山祖师万氏兄弟负责导演、作画、编剧,参加创作的总人员共有近三十人,被分为五个组,每组由一个原画、助理和几个动画人员组成,成片后的动画上下集总时长超过了100分钟。



动画的故事取材于《西游记》,情节几乎众所周知口口相传:讲述了孙悟空去东海龙宫取金箍棒,随后被天庭欺骗,一怒之下大闹天宫的故事。但是动画本身的剧情和原版西游记稍有出入,动画中最后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与猴子猴孙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结局上的改动其实体现的是当时社会对斗争精神的向往与肯定。

《大闹天宫》主角孙悟空的京剧脸谱式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动画中孙悟空穿着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红的裤子,足下一双黑靴,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导演万籁鸣在当时用了八个字称赞这个形象:“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直至今日,很多西游题材的作品对孙悟空形象的描绘还是沿用了这一六十年代经典风格。

而在性格塑造上,动画中的孙悟空形象十分立体和人性化:他果断乐观,却并不完美;有自己的主观,冲动、缺乏理性……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形象和鲜明的个性,给予当时的人们奋起反抗的精神支持,具有影响现实的历史意义。

在画面和音乐上,《大闹天宫》几乎可以说是当时世界顶级的制作水准。画面风格大幅度参考我国壁画、年画、京剧等传统元素,每一个镜头都惟妙惟肖充满意境。动画制作上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逐格动画形式,由原画师完成主要动作后,再进行次级衔接的画面补充。一般来说,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画,所以50分钟的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全靠双手和画笔人工完成绘制,总工作量简直匪夷所思。

而《大闹天宫》的音乐主要运用的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三大件来完成的,其中包括了文场三大件的京胡、月琴、弦子,武场三大件的单皮鼓、大锣、小锣。无论是从动画的契合角度还是音乐本身的质量都实属完美,至今不只是我国,国外的很多西游记爱好者说起《大闹天宫》,往往第一反应提到的还是它引人入胜的背景音乐。

大闹天宫上集在1961年上映后,先后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六项大奖,其中最早获得的一项即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之一——捷克斯洛伐克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所颁发的短片特别奖。


手冢治虫与严定宪


1943年的某一天,日本漫画大神手冢治虫观看了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从而毅然决定投身于漫画创作。而到了六十年代,当手冢治虫看到同样出自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时,那种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以至于动画上映二十年后的1981年,曾担任《大闹天宫》原画设定的严定宪老师到日本参展遇见手冢治虫时,手冢老师非常激动地主动邀请严定宪老师合影留念,还赠送了他一顶代表性的画家圆帽,提笔合作了一副弥足珍贵的“阿童木握手孙悟空”的画作。




60年代同期优秀的动画作品其实远不止这两部,比如主题曲脍炙人口的《小燕子》(1960)、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1962)、小学课本故事《山羊和狼》(1960)、街知巷闻的《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等等。


这一时期国产动画制作已经趋于成熟,动画的题材除了民间神话,新添了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原创故事,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这时期的动画风格依然遵循了“弘扬民族精神”的特色,尽可能地在动画中加入民族色彩感染力。



【1966-1979 破而·后立】

1979年5月19日,由《大闹天宫》首席设计师严定宪导演的西游题材动画《哪吒闹海》上映,迅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最佳作品。同时,它也是中国第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与《大闹天宫》齐名,在世界享有美誉。

《哪吒闹海》的故事取材于神话故事《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中,哪吒的形象是一个暴戾乖张、嚣张跋扈的官二代,而动画《哪吒》中,编剧巧妙的加入了龙三太子的反派形象,给予了哪吒充分且正义感的行为动机,让整个故事中的哪吒形象深入人心,讨人喜欢。

哪吒为了保护家人不受伤害,舍命提剑自刎,最后长剑铿然落地的静止画面,可以说是一代人心中最催泪的动画片段之一。倘若只有前半段哪吒正义凛然打败龙三太子的剧情,那这部动画顶多称为好动画,却无法堪称经典。正因为那段催人泪下的自刎戏,这部动画才成为了观众心中过目难忘的永恒。


【1980-1989 脱胎·换骨】

从1978年年底开始,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阶段,而到了1980的新十年,国产动画行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步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在六十年代国产动画辉煌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涌现出了诸多水准极高的动画片。

在大量动画爱好者涌入行业的同时,国产动画厂商发展迅猛。除了老字号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依然维持高产的优秀动画制作外,许多新的动画部门也悄然而生。

不过整体而言,八十年代的国产动画业仍是上美一家独大,撑起了国产动画的半边天。

八十年代的这十年里,我国全国共生产动画片两百多部,大部分具有代表意义的动画电影还是其来自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像《雪孩子》、《三个和尚》、《南郭先生》、《九色鹿》、《猴子捞月》、《曹冲称象》、《天书奇谭》……都是耳熟能详的八十年代上美优秀动画片。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动画电影,应该要数《九色鹿》和《天书奇谭》了。

 

《九色鹿》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出品。动画基本保留了原版释迦摩尼的故事,采用敦煌壁画的形式,用中国古代绘画的风格讲述了九色鹿经常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在帮助过弄蛇人后,弄蛇人向国王告密出卖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险,弄蛇人受到应有的报应……

 

为了创作出具有敦煌特色风格的动画,美术设计冯建男老师和九色鹿制作团队花了两个月时间,从上海千里迢迢沿着丝绸之路到了敦煌,对着丰富绚丽的壁画,团队人员临摹了五大本速写。

 

五位主创人员为了更好地感受敦煌文化,在敦煌千佛洞里呆了整整23天,完成了九色鹿动画片中所有背景场景的设计。当时条件艰苦,一切原画只能靠手绘。为了将九色鹿形象以最生动的形式呈现在电影荧幕前,创作者们画了近2万张原稿、200余副场景,最终制成 24分钟的动画。

 

成片《九色鹿》无论在故事上还是画面音乐上都达到了完美的敦煌艺术动画呈现,用动画片阐述人类向善的愿望,雅俗共赏,流芳百世。

而接下来要说的《天书奇谭》就更厉害了,其剧情故事比《九色鹿》更为丰满,89分钟片长的故事衔接紧凑,环环相扣。

《天书奇谭》 根据《平妖传》部分章节改编,讲述天宫里的袁公偷盗天书,刻在石洞里,后被三只狐狸偷学。狐狸修炼天书法术后就去危害百姓。天鹅蛋化为人形的蛋生,学习法术后和袁公一起消灭了狐妖,而袁公因泄露天机,被抓回了天庭……

虽然的故事剧情改编自《平妖传》,但真正相关的部分只有狐狸精的设定。有趣的是,该剧本一开始由英国BBC广播公司于1980年牵头,建立了和上海美术电影厂的合作,给出了一个外国人心中理想中的中国神话剧本,并由上美的编剧进行改编。然而剧本真正改编完成后,BBC公司的合作资金却一直没有到位,无奈之下上美只好自己动手,组建团队独立完成了《天书奇谭》的拍摄。

 

《天书奇谭》 中大部分角色形象来源于戏曲,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整部动画“生旦净末丑”都有,譬如两朵腮红的蛋生,贼眉鼠眼的老狐狸,斜眼白脸的美女狐等等……只要是看过一遍的孩子,哪怕现在都已是而立之年恐怕也能记住《天书奇谭》里那几个鲜明生动的角色形象。

 

说完动画电影,在八十年代的国产动画界,还有一个领域随时代的洪流应运而生,那就是动画连续剧。

 

1985年我国电视机产量达到1663万台,超过美国、仅次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在电视机的流行风潮下,系列动画短片很适应市场需求,于是中国的第一批系列连续动画作品诞生了。

中国最早的两部系列连续动画,是被公认为第一部系列剪纸动画的《葫芦兄弟》和第一部系列动画片的《邋遢大王奇遇记》。

 

1986年的《葫芦兄弟》的故事显然不必赘述,那首经典主题曲“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从小喜欢葫芦娃系列的“葫芦丝”至今甚至都会用这首歌来做手机铃声,以表怀旧。

 

动画中七个葫芦娃的性格能力各不相同,13集的故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超能力题材动画向来经久不衰,二十年前的葫芦兄弟在超能力上的创意设定恐怕比现在大部分国产动画都要有吸引力。

 

第一部系列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诞生于《葫芦兄弟》的后一年的1987年,与《葫芦兄弟》的神话故事相比, 《邋遢大王》 刻画了一个更现代化也更科幻的故事:不爱干净又贪玩的“邋遢大王”男孩误闯地下老鼠王国,在小白鼠的帮助下,与大黄狗、小花猫一同逃回到地面。

 

仍记得小时候每次不洗手不洗澡,父母就会拿邋遢大王的典故吓唬小朋友。有趣的是许多小朋友在看完《邋遢大王》后都爱上了讲卫生,今天看来这部动画在教育领域还是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一直认为《邋遢大王》的故事改编自我国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老师的作品,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故事真正的编剧是凌纾老师,也就是《阿凡提》的编剧,故事的灵感也是来源于凌纾老师当年偶然间看到女儿和小朋友们玩沙子的情形。

《邋遢大王》主创(左起:凌纾,钱运达,阎善春)

邋遢大王的形象在当时一众神话形象动画主角之中是格格不入的,一来是外形外貌的设计(邋遢大王给人的第一眼印象显然更像一个反派角色),二来是性格,叛逆的邋遢大王不像那些英雄式的神话角色般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这个小朋友都能理解的有血有肉的邋遢大王角色,让观众感觉格外的亲切,多年来邋遢大王桀骜不驯的形象一直深深烙刻在人们脑海中。

 

据编剧凌纾老师的介绍,当初计划中《邋遢大王》共有三部,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第一部,当初设计中的后两部中还会出现吸血鬼、外星老鼠等天马行空的角色。可惜,还是由于制作资金不足的缘故,这部优秀的动画片只做到13集就被迫结束,草草叫停,实在是动画界的一大遗憾。

 

除了以上两部电视系列动画和动画电影,80年代的优秀动画作品实在是不胜枚举,比如1984年的《黑猫警长》、1989年的《舒克和贝塔》(仅第一集)等等都是时至今日也常会被卡通频道重播的经典佳作。

 

80年代是国产动画羽翼丰满的年代,这个时期国产动画发展迅猛,缔造了一代人心目中完美的童年回忆。 备受压抑的灵感在这个时代纷纷喷涌而出,涵括的跨度极大,动画片不再是仅仅针对少儿的教育动画,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更深层次的内涵意义与社会影响。

 

【1990-1999背水 · 一战】

90年代我国家用电视机的普及度突飞猛进,几乎达到了每家每户都有一台电视机的水准,所以这时的中国动画厂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开始全面转向大型动画连续片系列片,延缓了动画电影的制作脚步。

各大动画制作厂家开始寻求渠道,与外国的动画公司展开交流与合作,动画制作技术上固有的自封局面被打破了。有了国外先进的数字生产技术来取代人工绘画,极大的提升了系列动画的制作产量。

但是外国动画厂商的涉足使得许多优秀的国产动画空间被压缩,水墨、折纸、木偶这些传统技术逐渐走向了失传和衰落。

 

其次,为了填补电视动画的播出空档,大量外国动画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比如九十年代早期的《变形金刚》《花仙子》《铁臂阿童木》或九十年代后期的《圣斗士》《忍者神龟》等等。

 

客观来说,这些日本欧美的动画非常优秀,但从国产动画的生存角度来说,这些优秀的进口动画无疑压缩了国产动画的生存空间,在给了动画观众更好的选择的同时,也加速了国产本土动画的衰落。

表面上这个年代是一个十分繁荣的年代,国产动画的产量与日俱增,而事实情况是正是在这种表象下,大批量的中国动画观众被分流。

尽管如此,九十年代的国产动画界也不是毫无硕果,能拿得出手的动画依然很多,比如1991年《舒克和贝塔》(2-13集)、1991年《镜花缘》、1991年《魔方大厦》、1995年《自古英雄出少年》、1995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1998年的《海尔兄弟》等等……

九十年代某种意义上也是童话大师郑渊洁老师的辉煌年代,在几乎所有动画编剧都开始认为“动画是给小朋友看的,应该越简单越直白才好”的大环境下,郑渊洁老师的童话改编动画作品可谓异军突起,在设定和立意上都领先了一大步。

除了郑渊洁老师的作品,1995年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也非常值得一提。这个IP的影响力从九十年代中一直延伸到今天,也是极少数2000年前非上海美术制片厂生产的动画。它的制作方叫做上海今日动画公司,除了这部作品,它后来还制作过如《太空牛仔》、《中华小子》这样的国际合作动画片,质量十分不错。

 

九十年代还有一部知名度最高的动画片,它的重播次数也创造了动画史上的前无古人——就是我们最熟悉的1999年版动画版《西游记》。

 

,后45集才是北京制作),早在1992年便已经开始筹备拍摄,足足经历了6年风雨,投资了3000多万元才在1998年完成全集,1999年正式走上电视银幕。

 


3000多万的投资对于二十世纪的国产系列动画而言是不可思议的数字。如此巨大的投资,若不是说对动画抱有强烈的爱和执念,那简直就是“烧钱”行为。后来事实证明这部动画的投资着实不计回报,,在地方台重播次数不计其数,甚至还远销海外发行…尽管如此,依然未能回收全部的投资成本,真可算动画制作史的良心楷模。


虽然说九十年代盛产电视系列动画,但优秀的动画电影也是有的。1999年上映的神话巨制《宝莲灯》是我国建国后的第五部动画长片(前四部分别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宝莲灯》是它们之中投资最大、篇幅最长的一部。这部动画也是我国动画史上首次采用故事片导演来指导、使用电影演员配音的动画电影。

《宝莲灯》的剧情根据神话改编,讲述了主人公沉香拜师学艺,最终通过宝莲灯打败舅舅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为了能够在动画中充分表现出神话故事的玄幻色彩,主创人员亲自远赴敦煌、西安、华山、西双版纳、宁夏等地采风,收集创作素材和灵感。

整部影片制作历时三年,使用了先进的电脑三维特效技术进行绘制,六声道全数码立体声录音。共有超过300位工作人员呕心沥血参加制作,共绘制近15万幅动画画面、2000余幅背景,全片镜头2000多个,人物近50个……

这部动画电影在九十年代末期的制作可谓精益求精,单单是影片中的歌曲配乐就请到了四位不同的乐坛优秀歌手(分别为李玟《想你的365天》刘欢《天地在我心》张信哲《爱就一个字》宗庸卓玛《望月节》)。其中李玟老师和刘欢老师的歌都是单独为《宝莲灯》量身定制的单曲,刘欢老师的《天地在我心》更是在谱曲填词上就花费了八个月的心血。

而很多80后90后爱好者当年可能还不知道,这部电影中的配音也是阵容豪华之极:反派角色二郎神的配音是著名导演姜文,主人公母亲三圣母的配音是著名演员徐帆,就连戏份不多的配角孙悟空的配音,都是大名鼎鼎的滑稽喜剧演员陈佩斯老师。


这一时期的国产动画提升了制作技术,开始与国际接轨寻求合作。

  

【2000-2010 喜忧·参半】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内的动画界逐渐找回了理性,在总结了上世纪的动画经验后,纯国产动画和中外合作动画的数量都在继续攀升,动画作为一项专业技能也被国家逐渐重视起来。2002年的统计数据中,我国开办动画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70所,动画专业生人数突破5000人。

 

而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使得小规模的动画制作组和独立动画人获得了生存空间。2002年后涌现出了一批非常有创意的flash动画,让自由的动画形式成为了可能。Flash也促进了国产动画和游戏的首次深度合作,为后来许多优秀的国产游戏CG打下了基础。

 

2016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其实最初也是一个2004年的flash动画作品,其他著名的flash作品还有《小小系列》、《绿豆蛙系列》、《小破孩》系列等等。在2002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flash动画都是国产动画的一个重要分支。

 

但是flash毕竟不具备规模性,所以电视系列动画的制作依然是国产动画在2000年后的主流方向。在电脑技术日臻完善的二十一世纪,大量完全由电脑技术代替人工绘图的动画作品孕育而生,而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来头不小,它的大名几乎只要是看过电视动画的中国人都会知道——《蓝猫淘气三千问》(准确来说第一集播出于1999年年末,但主要播放时间是2000年后)。

葛平老师如今已是动漫界的一位网红,也许他自己都没想到当年配音的蓝猫形象竟然能够影响到几代人的童年和未来。

 

就角色上而言,蓝猫、淘气、菲菲、鸡大婶等很多角色显然是针对小朋友打造的可爱形象,《蓝猫》的故事的剧情和主旨又重在专业知识,两者相结合,小孩子看热闹,大孩子看门道,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动画模式。

 

《蓝猫》的制作公司三辰卡通因为这部动画一跃成为了中国第一批靠周边产品发家致富的公司。在《蓝猫》最火爆的年代里,三辰卡通的蓝猫专卖店几乎开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巅峰期的时候,据蓝猫之父王宏老师透露,三辰卡通光是观众小朋友的信件就收到过9万封以上,受众度惊人。

 


至今《蓝猫》系列已经长达2400多集,是全球最长,最宏大的动画系列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蓝猫》先后在1000家以上电视台播出,日均广告宣传长达30小时,拥有4亿的观众群体,宣传力度覆盖了大中华区99%的地区,具有不可撼动的品牌号召力。

 

同期代表性的动画还有如《哪吒传奇》、《东方神娃》、《蓝皮鼠和大脸猫》等,主要面向儿童群体。

 

此时,上美厂剑走偏锋再一次打出了自己的创新招牌:《我为歌狂》、《Bravo东东》、《隋唐英雄传》、《白鸽岛》。连续几年,上美厂做出了更适合青少年和成人观看的动画,这些动画吸取借鉴了日本动画的优点,令动画的思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升了一个台阶,打开了新的市场。

2004年,国内厂商开始寻求与海外合作动画的机会,原则上希望动画具有进口的制作技术,又不失国产的情怀。在这样的契机下,诸如《马丁的早晨》、《小魔女蒙娜》、《中华小子》、《摇铃啊摇铃》、《守护精灵》这些中外合资动画在2004后如雨后春笋般被制作出来。有了先进技术的协助,这一时期的动画广受好评,深受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

 

不得不提的是,国产动画最强话题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便诞生在这个时代。第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诞生于2005年,这部动画的剧情和画面都深受小观众的喜爱,所以直到今天也是续作不断,甚至还出过几部电影版动画。

2008年,国产动画市场需求精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这一时代诞生了一个非常具有价值的国产动画 IP:《秦时明月》。

 

《秦时明月》首播于2007年春节,改编自温世仁的同名原著小说,,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秦粉。第四部开始,转战网络平台继续发行,剧情也越来越成熟。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产动画市场百家争鸣,好的作品实在很多,难以赘述,但相信大家心中都会有许多属于这个十年的童年记忆。

 

 


【2011-至今 柳暗·花明】

2011年,互联网文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动画有了一个全新的更成熟的传播渠道,网络动画片脱胎于flash动画,但使用的制作技术并非flash,而是真正的专业动画制作流程。

 

 

这一年由七彩映画工作室出品的原创3D网络动画《我叫MT》横空出世,被网友冠以国产动画希望之称。在魔兽游戏的粉丝受众和优秀制作影响下,这部动画可以说是开启了二十一世纪10年代的网络动画风潮。

 

  

 

《我叫MT》的成功案例让国产动画开始重视起热门IP的价值,于是游戏改编动画,小说改编动画,以及最常见的漫画改编动画都开始各出精品。IP的价值无疑加速了国产动画的发展,于是知名度高的泛IP作品开始层出不穷,比比皆是。

 

 

2011年网游LOL开始大火,于是带动了后来的《啦啦啦德玛西亚》、《超神学院》、《暴走撸啊撸》等等;玄幻网络小说如日中天,于是就有了《择天记》、《从前有座灵剑山》、《灵域》……;而国产漫画向来不弱,漫改动画诸如《尸兄》、《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都不负IP重望,动画甚至未出之时,就受到了原著粉丝的期待和追捧。

 

 


这一百花争鸣的时代也不乏好的原创网络动画。比如若森动画公司的《画江湖》系列和《侠岚》系列;海岸线动画工作室的《纳米核心》系列;MTJJ的《罗小黑战记》;上海易元动画的《死灵编码》……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新生代国产动画,创意的力量没有在这个年代殆尽,反而愈发蓬勃起来。

 

 

网络动画由于受众的缘故,作品内容逐渐偏向全年龄口味。于是国产电视动画在幼儿观众越来越多的市场前提下,开始分道扬镳,全面主打低龄向长篇动画市场。

 

 

这之中的翘楚无疑就是可以和《喜羊羊》系列平分电视动画江山的《熊出没》系列,,自开播后的几年连续获得全国十三个动画奖项。

 

 

说完网络动画和电视动画,当然也要提一下国产动画电影。

不谈改编及衍生向的动画,诸如《喜羊羊》大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等,这里着重讲的是诸如像王川导演的《魁拔》、田晓鹏导演的《大圣归来》、王微导演的《小门神》、彼岸天公司的《大鱼海棠》……这样的原创国产动画。

 



2016年的《大鱼海棠》投资3000万,票房近6亿。




2015年,《大圣归来》老瓶装新酒,虽然题材还是西游记,但故事却别有洞天,充满创意和感动,投资的1.3亿也成功转换为了近10亿的恐怖票房,一首戴荃老师的《悟空》,更是听得男女老少不禁潸然泪下。


诚然大家都明白国产还有许多不足,但从1926年的国产动画看到如今的国产动画,我们心里都知道,国产动画和动画人们依然有血有肉,保有那一份最初的赤子之心。

此时此刻想必有许多国产动画人还奋斗在动画制作的第一线,让我们感谢他们,感谢动画厂商,感谢动画制作组,感谢那些兢兢业业,不放弃振兴国产动画的职人们。

感谢阅读,国产动画有你的支持,一定会走向美好辉煌的那一天。

“六一”快乐!

综合整理自:中国动画百年发展史(麦萌漫画)


【互动】你童年印象最深的动画片是哪一部,留言告诉我们!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内容:

①【 青年说 】 第一期:连续七学期获一等奖学金,这个牧院女生不负青春韶华。

“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 新贡献”——江苏牧院五四主题团日活动暨团学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大数据公布:谁是牧院最爱读书的人?哪本书最受读者欢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