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书峰兰石行
2021-08-23 00:23:11
题枇杷
明珠璀灿枝头黄,
硕果累累农户宝。
皮薄汁甘滋肺心,
乡愁千里枇杷好。
每年的四月份,是书峰乡兰石村枇杷的丰收时节。
书峰兰石的枇杷,是家乡父老乡亲的一宝。吃枇杷果可美容,而吃枇杷罐头和枇杷膏又可润肺。
书峰的枇杷,是离乡游子的一份念想。一箱箱的枇杷在各地流动,是亲人与朋友之间真切的情感传递。
远隔千山万水的相思,有你聊慰。轻轻地剖开金黄色的枇杷,那细嫰甜美的滋味,直抵心底。细细地品尝家乡的味道,舒心又润肺。爱很简单,枇杷代表你的心。
那诱人的枇杷香,透过空气,穿过树林,吸引了你,也吸引了我,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鲜艳的彩旗,在兰石村的大地上飞扬。"五一劳动节"假期,我与成千上万的游客在兰石,你在哪?
清晨,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开着车子向着兰石村的方向出发。一路上,车水马龙。身边匆忙的人们,象赶集般往山上汇聚。每个人都笑容满面。
远远地,悦耳悠扬的十音八乐声,带着你进入兰石村庄,村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情系兰石,舞动乡愁"那半圆形的充气拱门,是人们向往的快乐之门。
"天华杯"书峰欢乐跑的人们,穿着橙色的运动服,正在精神抖擞地备战。
此时仙游县第三届枇杷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正在台上热烈地进行着。
而莆田市舞蹈家协会带来的精彩文艺演出,让前来游玩度假的游客大开眼界。
古筝演奏、葫芦丝演奏、拉丁舞、相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表演,台下的观众顶着烈日看的很入迷。
重视乡村建设的领导在台上排成一条龙,山村的腾飞跟领导正确积极的引领是分不开的。
今天的游客,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只见舞台前人头攒动,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时光里。精彩的演出,让有的看客汗流浃背也忘了擦。
还有那些参加摄影大赛的摄影师们,正在炎炎烈日下,寻找自己理想的拍摄对象。大家都想把最美的最精彩的瞬间,定格在自己的相机里。
兰石村的干部群众热情。兰石村的枇杷好吃,节目也超好看。但更吸引我的,还是兰石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
"知青文化园",很震撼。
逝去的光阴里,我们在斑驳的墙上努力追寻前辈们的足迹。
,我们伟大的领袖!他一直都在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
语录,,,似乎把我们的记忆推转去六十年代。这些红色的回忆,是卢建生个人出资为我们保留的。
兰石的的枇杷香甜。兰石的风景更诱人。我们向着那片绿盈盈的树林走去。碧树繁枝,穿过枇杷林,时而我们会被枝头成熟的枇杷砸到头,于是,它成了我们解渴的"仙人果"。大家欢笑雀跃,神清气爽。
当我们在空气清新的乡间小路上漫步。
当我们在静谧的小河边踏青。
当我们轻轻地踏上那浪漫的半月形的木拱桥上时。
轻轻地回眸。暮然对着那倒映在水中的如画似屏的凉亭发痴。
路上陆续碰见背着相机的摄影师们。
我们终于看到他们都在湖边会聚。
举着伞孤独地在拱桥上徘徊观望的白素贞。
拿着记录中药的书册却无心推敲,心神不定寻找许仙的白素贞。
痴立湖边抱着古琴寻寻觅觅痴情守候的白素贞。
耳边琴音幽怨,我们似乎听到坐在树下的白素贞正凝神演奏"千年等一回"。
恍惚间,我们又似乎看到找不到许仙的白素贞。
正出现在我们走过的木栈道上。
她正牵着小蛇仙漫步在木栈道上,和我们擦肩而过。
这些古灵精怪的摄影师们的创意,让我们过足穿越瘾,让人惊叹不已!
驿道千年踏,青松百岁随。
秋冬峰色碧,春夏果香滋。
虫鸟争鸣戏,山花竞绽姿
拾阶逢恋侣,绻缱俩情痴。
我们曾走过兰石百松的千年古栈道,也目睹一片片绿油油的青黛,并观访过制作青黛的作坊。还感受过温㲈的农家风情。
今天最想去的是,虎啸潭。
听说那里有"飞流直下泛银光的瀑布",让我们心驰神往。
途中遇到一个横跨小水沟的石拱桥让人感到惊讶。爬满青苔的石桥和发黑的石壁,让人暇思无限。
当我们在村里守山员的扶持下,滑下一条又陡又窄的山道时,眼前一亮。
银带飘移入画河,
惊魂动魄震来客。
触丝可及足怡心,
旎旎山村多逸迹。
(题瀑布)
只见高几十丈的悬崖绝壁上,果然有一道道银光直泻溪底让我们都兴奋起来。虽然没有高"千尺",但能近距离倾听潺潺流溅的瀑布声,我们己是醉了。
虽然惴惴不安,但我们还是勇敢地攀爬到靠近瀑布的巨石上,心惊胆战地与瀑布近距离对话。
"山水兰石秀,十里枇杷香"。4月29日,庆"五一劳动节"的第一天假期,我们在书峰兰石游山玩水看节目,吃香甜爽口的枇杷和当地的美食,吃撑了肚子,又饱了眼福,度过了难忘又快乐的一天。
图文作者:余美云,网名虞美人,美术教师。仙游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莆田市诗词学会会员。蜚山诗社社员。仙游蔡襄书画院成员。散文及诗词作品分别在《莆田晚报》《仙游今报》《莆田诗词》《仙游文学》《枫亭文化研究会》及凤凰新闻网等网络平台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