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图说| 一周大事件

图说| 一周大事件

2021-05-12 22:07:14

                                         

一周大事件

1.

2.勇往“职”前,就业一直在路上——苏州校区第三期模拟招聘会活动回顾

3.86级校友、苏州人社局副局长叶峰与资深企业管理培训师郑佳玲为“职海引航”成员开展系列活动

4.

5.国际学院召开2019年金融硕士夏令营招生宣传工作会议

6.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第二十一讲 齐沪扬谈“关于语气成分研究的一些思考”

7.苏州校区留学生参加“独墅湖国际桥”系列活动——吴门扇艺与香道文化体验活动




1.

再现春晚,一个节牵动两个国!

正如巴黎索邦大学何雨所言,人文交流的一个主要的阵地就是春节和中秋等传统节庆,这些传统佳节成为旅法学子寄托思乡之情和促进两国人文交流的一个窗口。马赛商学院的王祯是其亲历者,她全程策划、导演并参与了2017年的马赛春晚。据介绍,此次春晚主题“雄鸡崛起”,由马赛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等共同举办。

王祯谈到了其中几个令其动容的细节,一是马赛商学院一般很少对外租借场地给这种活动,此次却是一路绿灯,宣传部门安排了最好的屏幕播放宣传片,安保部门还特意为校外观众准备了专门的安保方案;其二是有很多被子女接到法国生活的老爷爷老奶奶也来到了现场;第三个细节是一些特殊的表演嘉宾参加了活动,比如功夫学校的法国学员,吹奏葫芦丝的法国老爷爷……

波尔多高等商学院的陈胜天同样也是波尔多春晚的组织者,颇有特色的是他们组织了舞龙舞狮队伍,现任波尔多市长、原法国总理阿兰朱佩还为其用毛笔点龙睛。

演示茶艺,还能与画家老奶奶做朋友!

在波尔多市政厅给中法两国嘉宾表演茶艺的那个下午,是波尔多商学院戴奕萱度过的最神奇的一个农历中国年了。每年的这一天,市长都会邀请中法两国嘉宾,共同祷祝新年和顺吉祥,中法友谊长青。在舞龙舞狮的队伍带着嘉宾们进入市政厅后,她们的茶艺展示早已等候多时了。烹水、冲泡、淋杯、刮沫、巡茶、奉茶…… 她们被团团包围着,却丝毫没有乱了阵脚,一丝不苟地把这项代表着中国人生活美学的一门艺术,展现在了大洋彼岸。

虽然茶具无法一应俱全,为客人奉上的茶汤也不是顶级的甄选,但是她们精心准备的茶包、茶袋等小伴手礼,无不是中华茶文化在当下语境的极佳展现。茶香氤氲,丝竹缭绕,喧闹的市政厅也因为中国茶,罩上了安逸和禅茶一味的美感。

因为这次茶道展示,戴奕萱结识了玛丽女士夫妻二人,他们是画家、收藏家和汉文学爱好者。这对夫妇收到市长阿兰朱佩的邀请,来参加新年活动。玛丽对中国的功夫茶颇有造诣,极爱普洱,甚至能够分辨出青茶与绿茶的不同之处。在此之后,双方一直保持着联系。有一次去玛丽家做客,戴奕萱把随身带着的几盒家乡的茶送给了她,她惊喜地说,这就是她接下来作画的灵感! “感谢中国茶艺,给我带来了这种跨越年龄、跨越种族的交流。非常荣幸当了一回‘文化使者’。倍感荣耀,也深感责任重大。”回首这段经历,戴奕萱如是说。


教太极拳,国外学生也爱学!

对波尔多高等商学院张丰一来说,之所以选择教太极拳项目,是因为之前已经有学姐在做,她希望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能够延续下去。张丰一在苏州时就练了一年的太极,对此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她本身对中国文化就特别感兴趣,一直致力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法国,把法国文化带回到中国。

项目从2017年9月开始策划,今年3月份做了第一节课,到现在为止她们已经上了三节课了,目标是一共教六节课,每节课的时长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从一开始只有一个法国人参与,到现在已经有固定的两个法国学员,然后再加上中国学生,一般一节课下来,能够有8到10个人左右。

在教法国同学太极课的过程中,张丰一重点给他们讲了中国的武德观念,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

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得到学校老师的重视,老师们甚至会在办公室里面张贴她们的海报,因为老师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而且有利于中外之间的交流。对于法国同学来说,学习了太极之后,他们的普遍反应就是从太极课当中学习到了中国的儒释道的基本文化——太极文化。

2.勇往“职”前,就业一直在路上——苏州校区第三期模拟招聘会活动回顾

为帮助在校生了解用人单位选拔机制,了解职场与社会,提升自身综合就业竞争力,3月中下旬至4月初,由学生事务部招生宣传与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办、职业发展协会承办的第三期“勇往职前”模拟招聘会面向苏州校区全体在校生开展。

活动通过用人单位真实招聘流程的模拟,吸引了来自中法学院大一、大二、大四及国际学院研一、研二的约110余名同学报名参加,经筛选后共有来自金融、国民经济管理、法语、汉语国际教育、社会工作专业的63名学生直接参与了选拔体验。

“模拟招聘”的舞台上充满了挑战和历练,但也为每位参与者带来了成长与收获,这是将学生活动与就业指导融入人才培养的真实写照,也是苏州校区塑造有理想有本领的高素质复合应用人才的生动纪实。充满理想的青年已经开始为未来努力奋斗,因为就业永远在路上。

华安证券苏南分公司总经理杨庆林、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培训公司总经理李德福、苏州银行总行企划综合部副总经理蒋亮、太平人寿苏州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董钢越、法国欧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小凤、苏州银行总行人力资源部张军浩等用人单位负责人或人事主管参与了活动全程。

2.86级校友、苏州人社局副局长叶峰与资深企业管理培训师郑佳玲为“职海引航”成员开展系列活动

阳春三月好时节,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第四期“职海引航”计划“10+1+N”小组成员在导师戚瑶亮的带领下开展了两场活动,、苏州市人社局副局长叶峰和资深企业管理培训师郑佳玲与同学们开展了读书交流会与个人本我特质解读报告会。

3月31日下午,“职海引航”小组成员来到金陵观园国际酒店,拜访了苏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叶峰。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老校友,叶峰与小组成员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发展经历和读书心得,并对每位同学的成长困惑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关于阅读,叶峰指出要阅读经典,通过与大师的对话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提高眼界、开阔胸襟。他还强调,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跳出周围环境的局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就业和生活,让思维能力成为自我发展的“优势资源”。

“职海引航”计划导师戚瑶亮结合自身经历作了总结发言,她指出现阶段不论阅读还是职业规划,都应该把自己放到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在自我价值认知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选择与规划。

4.

3月29日至4月1日,。、曾涵睿、谢予桢、周文一、曾智超、杨伊、孙睿等8名代表参与此次大会。其中,谢予桢同学荣获大会个人最高奖项——最佳代表奖。

本次大会日程设置丰富,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代表队参与。会上,各代表模拟各国外交官,针对国际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演说。,广泛交流,深入讨论,有力发声,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心系天下的担当与魅力。会下,,使各代表对大会的体验更加真实深刻。

5.国际学院召开2019年金融硕士夏令营招生宣传工作会议

4月4日,国际学院2019年金融专硕夏令营招生宣传工作会议在开太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国际学院副院长张晨出席会议,苏州高金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德宝主持会议并做2019年夏令营招生工作动员。

张晨对2018年国际学院金融硕士招生工作进行总结,强调了招生工作对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并要求在总结历年招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丰富招生工作形式,提高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胡德宝在总结现阶段金融硕士教学培养工作中对各阶段教学提出明确思路,并对于2019年夏令营招生宣传,提出了基本目标和招生宣讲推广方案。他认为国际学院要继续坚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招生宣传方式,在目标考生中进行充分动员,不断提高招生质量。会上,胡德宝还强调秋季学期需要再组织针对全国统考报名的招生宣讲,并介绍了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进展情况。

会议还讨论了主要目标高校招生宣讲、暑期夏令营开展、招生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内容。国际学院教师相广平、王鹤菲、徐星美、林承铎、刘正凯及研究生部的工作职员参加会议。

6.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第二十一讲 齐沪扬谈“关于语气成分研究的一些思考”

3月30日下午,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在苏州校区修远楼303教室举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

齐沪扬一直以来致力于现代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他指出,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的研究意义重大,对语气成分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他从五个大的方向进行阐述,专业严谨但又不失生动鲜活,同学们收获颇丰。

语法的世界丰富多彩,语法的解释奥妙无穷,齐沪扬强调,学习语言学知识,不仅要有一颗求知若渴的心,还要有一个思维灵活的脑,汉语博大精深,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我们的母语才能传播的更好。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7.苏州校区留学生参加“独墅湖国际桥”系列活动——吴门扇艺与香道文化体验活动

为丰富留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加强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4月11日,苏州校区留学生办公室组织留学生参加了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慧湖书院”主办的“独墅湖国际桥”文化体验活动。体验内容包括吴门扇艺和香道文化体验活动。

扇艺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吴门扇艺的文化背景、苏扇的制作方法以及传统的晕染绘画技法。而香道老师则为同学们演示了如何用中国传统工艺以及天然材料制作润唇膏,留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制作了自己的作品。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很有意义,他们会将中国文化和他们精心制作的作品带回法国。本次活动通过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学方式,使留学生们切身体验了吴文化的传承精神,了解了中国艺术品的传统制作技艺以及历史背景。留学生办公室将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为同学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平台,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编辑:王林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