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点色字莱国索关注转发支持我们
铭记先祖教诲,传承先祖文明
还记得之前分享过的《彝语谚人》和《坡啦坡来果唻》?它是由坡拉坡工作室众多作品中的两首民族音乐作品。“坡啦坡”即汉语的“富良棚”,富良棚乡是峨山县传统彝族居住地,民风淳朴,传统风俗浓,“坡啦坡来果唻”的原意就是“来富良棚玩”。
坡啦坡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7月的火把节,围坐在“塔甸三大碗”的松毛席上狂饮,有感于彝族传统文化的失传………,峨山阿普笃慕的居所,彝族支糸的发源地,有比其他彝族地方更深厚的彝族文化,又想把曾经的音乐梦想拾起来。决定立足于峨山本地彝族传统文化,挖掘、传承彝族民间音乐,哪怕耗尽毕生精力,也要把老祖宗的财富传承下来。从2012年6月开始先后出版了三张专辑(两张原生态彝族歌曲,一张彝语翻歌曲),引起业界及广大群众的关注,专辑一直畅销于玉溪、红河、楚雄等地,形成了一股峨山彝歌的热潮。
坡啦坡工作室在2012年创作以反映富良棚、塔甸、岔河等地彝族传统风俗的第一张彝语歌曲《坡啦坡来果唻》(云南音像岀版社出版)。第一张专辑上市就引起彝乡的震动!人们都说“我们峨山彝族终于有了自已的歌”。凡在彝乡村寨,家家都有一张《坡啦坡来果唻》专辑,婚礼、宴请时纵情高歌“坡啦坡来果唻”成为一种时尚。在玉溪、红河、楚雄等地彝家山寨形成了一股彝歌旋风。仿佛来自远空的惊雷,一经唱起就敲打你的耳膜,颤动你的心灵。“……猴子戏台,丫勒烤乳猪,迭舍莫的西沙(木姜子),塔冲的菌子,街子上的牛肉汤锅,竹筒装的酒,好客的彝家人,舞龙的阿老表,挝罗的阿表妹”………。一道道富良棚特有的风景,一盘盘富良棚彝家特有的美味,这是唱我们富良棚自己的,唱我们峨山彝族自己的歌,只听到调子就醉了!
为了挖掘、传承峨山彝族传统文化,这几年来,坡啦坡工作室走进了峨山县的大村小寨,走访了30多位懂彝文化的老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老人们总是笑咪咪的,找出一个又一个沾满灰尘的旧包,轻轻地吹一吹灰尘,很小心地打开泛黄的书,闭上双眼,虔诚地把古老的阿罗佐调唱起来……,把祖传的曲谱、唱词给我们拍摄、记录。临别临行,老人们粗糙的双手把我们的手握个不停,口里喃喃自语:早该这样,早该这样!老祖宗的东西,丢不起,丢不起呀……!老人深陷的眼眶流出了热泪。最难忘的是站在村口老人那弯弯的背影,回头看见禁不住心酸,那弯弯的背影竞是撑起彝族传统文化的脊梁!巍巍峨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汇成了坡啦坡工作室专辑里的一个个音符。
王志雄、赵开义
做音乐难,做彝族传统音乐更难!坡啦坡工作室自成立5年以来,一直就靠团队的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一路走下来,靠微薄的收入来坚持对彝族音乐的信仰。采编、作词、作曲、编辑、试音、修改、录音、拍摄,多年的风雨无阻。推敲、争论、修正,一句句原汁原味的唱词,构思、取景、摄影,一个个无可挑剔的画面;一个个无法入眠的夜;一次又一次自我的挑战;到云南音像出版社的后期制作;;申请音乐版权批号;直至正式出版发行。
与此同时,坡啦坡工作室与省内外音乐界人士的广泛接触,与北京、广州、贵州、昆明等地的音乐人建立了合作关系,拓宽了视野,提升了高度,贪婪地吸收彝族各支系乃至其他民族的不同音乐的养份,等待下一次的全新蜕变。
2017年上半年,坡啦披工作室打造第三张原生态彝语专辑《坡啦坡来果唻》(梦回坡啦坡),将站在更高的角度,不同彝族支系,体现彝族传统文化,《祚俄赛来果唻》(来峨山玩)将展现另一个全新的峨山,值得欣慰!这就是他们。
鲁发云、赵开义、王志雄、林贵、坡啦妮香
大老表忠厚、老实,赵开义大老表见人就咧嘴憨笑,瘦瘦的身材,话很少,一点也看不出文彩的样子,酒一喝到点,就文韬武略,口如悬河,所有的歌词都出自他的手。爱好摄影的他,不但用镜头记录了彝家的山山水水,还用笔记录了每座彝山的传说。
二老表王志雄,天性幽默,爱交朋友,酒量不高,八两就醉,爱劝人喝酒,别人喝醉,他开心。父母都是张嘴就会唱、动脚就跳的彝族民间老艺人。从小听着四弦,彝乐调子,耳目濡染,在制作葫芦丝不断探索中,又开辟音乐制作新天地,成为全国知名的制作彝族音乐的专家,作品屡屡获省、市大奖。
三老表鲁发云,一个唱着山歌走出大山的汉子。犹如深山的一声巨响,高亢、豪迈、极富穿透力的声音,把你带回远古彝乡,深山空谷,山涧泉流,青石土掌房,古井水磨房……,忘记都市的喧闹,用山涧的溪水,洗涤心灵的灰尘…,演唱的《坡啦坡来果唻》,如今,几年年已过,还是婚礼、宴请首唱之曲,富良棚乡每年过“开新街”必唱歌曲,己成为介绍富良棚风土人情的一张名片。
四老表杨亮在素日生活中书生意气,提着一颗民族的情感,怀着一种人生意气,写了很多美篇文章,分享着,鼓舞着同胞对民族的自我认同感。总之,坡拉坡工作室与众多的默默付出的同胞们一起用自己的点滴补充持续着民族的未来,让族人自信未来。
《坡啦坡来果唻》(恋酒)(云南音像出版社)是坡啦坡工作室2013年1月22日发行创作,最具彝族特色的专辑,从画面、音质上就远远高于第一张专辑,每一首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彝家人的生活。从喧嚣中沉静下来,历史与现实的比对,回望马帮走过的路,游子想家的无眠,母亲盼儿的白发……。时而心潮澎湃,时而静泌溪流,流过每一个异乡打拼的彝乡儿女,思母之情、思乡之情….……层层把内心扒开,仰望故乡的月亮,不禁泪珠满面。
《恋酒》是《坡啦坡来果唻》(2)中唯一用彝腔汉语演唱的歌,由富良棚本地的坡啦妮香演唱。坡啦妮香的演唱自然、亲切、质朴,如深山老林里一股静静的山泉水流淌,凉丝丝地泌入心脾,一种只能感觉无法说出的滋味………!
自《坡啦坡来果唻》(1)(2)专辑推出以后,坡啦坡工作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2013年1月25日《玉溪日报》专版以“唱支山歌给你听”为标题介绍了坡啦坡工作室创立的初衷:随着生活日益现代化,物质生活越丰富,彝族传统的风俗在失传…………。将来,可能不会有彝语,更可能不会有彝歌。今天,作为彝族的后代,我们的力量微薄,无以成大事,我们可以用音乐的形式,让大家传唱,把彝族文化继承,把老祖宗的风俗留下来。
《赶马人》是《坡啦坡来果唻》(恋酒)中重点要推荐的歌曲,在鲁发云的深情演唱中,仿佛又见当年走在新平、峨山的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山路崎岖,马蹄声声;人随马儿走,身没深山中。“……马背托茶叶,嘎洒坡上走,得嘛,走三步,不得,退两步….…,马背托盐巴,元江坝子走……”。年迈的老母每晚坐在门槛上望西边的斜阳,低头侧耳听回家的马铃声?冬去春又来,一年又一年,只见石头上的马蹄印,未见儿唤妈,妈已白发!
《赶马人》的MV在华宁县登楼山拍摄,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登楼山马帮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谷香》是《坡啦坡来果唻》(恋酒)是歌颂勤劳的彝族阿姐。由坡啦妮香演唱。彝家阿姐是家里的顶梁柱,上山能砍柴,下田会插秧,张嘴会唱歌,巧手会绣花,公婆孝敬好,儿女会教育。“一把把稻谷,一粒粒谷子,一颗颗汗水,割谷子的阿姐,你辛苦了,你弯弯的脊背,背着重重的谷子,走在弯弯的山路………”。今天的孩子,很少见到怎样收稻谷,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坡啦坡工作室制作的彝歌,力求还原峨山彝人的传统风俗,原汁原味,就如同品火塘边的烤茶,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先闻到浓浓的糊味,喝上一口就有一股清香入喉……,慢慢地,苦尽甘来,久久不散!
传承是一种责任,坚持是一种力量。坡啦坡工作室,一个除正常工作外,还能传承彝族音乐的团队。它们历尽磨难、擦干汗水后,还能坚持做彝族音乐的团队。传承古老的彝族音乐,把以前口口相传的彝族传统音乐重新剪辑、编曲、演唱保留下来,让祖先的彝文化不至于失传。对于我们每一位平凡的族人,有鲜活的母语音乐流动,是多么地快活呀!
作者:杨亮(美篇) 坡拉坡工作室
如果您需要以下服务,请联系我们:
1、音乐录制(作词、作曲、演唱)、MP3专辑、MV制作;
2、各种晚会演出服务(背景设计、设备安装、操作),专业音响(英国进口)、灯光器材岀租;
3、彝族传统风俗婚礼庆典(摄影、主持、主唱、舞蹈、加长婚车),出租婚庆豪车(加长林肯、奔驰),给你浪漫一生的婚礼;
4、高清摄影(无人机摄影);
5、旅游包车(9座商务车)
传承是一种责任,坚持是一种力量,坡啦坡工作室成员。
赵开义【大老表】:13508893388
王志雄【二老表】:13320582024
鲁发云【三老表】:13987759198
杨 亮【四老表】:13887772400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及时删除!
莱国索!麻麻喏喏莱国勒!
此位置免费为各位彝族同胞发布各类广告,如需要请联系我们,我们愿意为你做一点微薄之力。感谢各位彝族同胞的支持,你们的关注和转发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彝人在外,要互相帮扶,一个人走容易跌倒,互相帮扶好走路。出门在外,遇到事情,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可能的联系附近的彝族同胞帮助你。愿意加入的热心同胞请加QQ群152582602,同胞有事请及时出现。将身边好玩好看好听的彝人故事、视频发给我们和广大彝族同胞分享,邮箱910227638@qq.com,17821250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