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以茶饰天地、以茶品悲喜,身在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相伴,这里是闻名遐迩的武夷山,也是你可能还不熟知的红茶胜地——桐木关。
寻茶
很幸运,微雨中的桐木关被我们遇上了,从驶进满眼的茶山开始,就感觉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时光正缓慢地流淌着,脚步便自然地放慢了。
在七哥的带领下,我们开启了寻茶之旅,七哥本名胡必发,因在家排行老七,故称七哥。这里作为红茶的发源地,家家都是制茶能手,而七哥在当地更是名声在外。
这里是闽赣交界的一处关卡,一边是红茶发源地桐木关,另一边不远处就是闻名遐迩的瓷都景德镇。两边的乡邻常相互戏谑,景德镇的陶瓷是“窑子”里烧出来的,桐木关的红茶则是在“青楼”中熏制而成。窑子,就是瓷窑,而青楼的青,指的就是茶青。
桐木关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海拔高度与独特气候,成为了优质红茶的温床。七哥打小穿梭于这片茶林之中,幼时便随着父辈遍寻茶叶种类,练就了一身识茶辨茶的看家本领,每年的采茶季,七哥总会翻山越岭地去到各个山头,只为发掘不同品味的红茶,并细心地为每一种茶叶命名,而每一个名称背后可能都蕴藏着七哥与茶叶的一段珍贵回忆。
比如“2158野茶”这个看似有些无厘头的名字,七哥回忆起时却幸福感爆棚,那是在半天的跋涉之后,七哥登上一座高峰,暮色呈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绚烂,辽阔的视野将远处的山峰尽收眼底,身旁的茶木翠枝在光粼中摇曳,为了纪念这一派野生之姿的壮美,七哥以远峰的海拔高度命名这一品类的茶叶。
制茶
“新鲜的茶叶采回来后,就得开始制茶了”,七哥难掩骄傲的神情跟我们说,“我二哥做了一套特厉害的东西,我带你们去看看”。
这是一套细致到极处的传统水利揉捻机模型,七哥跟我们详细地讲解,在大集体时代,人们是如何运用水的机械能量来加工茶叶的,过去那种对传统技艺的崇敬之心,我们在七哥与他的家人身上看到了留存。
来到七哥住所,敞亮的院落里堆着一墙的松木,而这些松木都是七哥从特定的地方运回来的,专作熏烤茶叶之用,我们帮着七哥把松木块扔进炉火里,经年的烟已经把门框熏黑,有人不注意一靠再经手往脸上一蹭,大花猫般的模样惹得七哥忍俊不禁。
制茶非一人之力,也非一日之功,在漫长的摸索实践中,七哥家制出来的茶逐渐自成一派,具有独特的香味,譬如贵妃笑这款红茶,茶汤里就带有天然的荔枝香气。
品茶
寒夜客来茶当酒,七哥邀我们坐下共饮茶歇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桐木关自然保护区的静谧之美,七哥住所是一围小方院,亭亭错落于两溪间,蝉鸣流水自是再寻常不过的景色,沸水撞上茶叶的幽香、还有喉头那股回甘的桂圆味,这一切恍若世外。
质朴的七哥一再说自己不懂得经营,没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桐木关茶叶之胜美,实在遗憾。可他说着说着自个儿却将这事抛之脑后,二哥开始拉起二胡,五哥吹起葫芦丝,曾师傅也按捺不住去里屋把萧拿了出来,就这样茶歇演变成了家庭音乐会,谈笑间七哥更是追忆起了年少往事,原来桐木关这个地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还曾诞生过一部佳片,叫做《巴黎来的枪手》,里面奔走在茶山上的小年轻之一就是七哥。
谁也没再去思虑工作名利或是社会属性,在场的每个人皆沉浸于短暂而纯粹的欢愉中。
你可以说他刻板、也可以说他执拗
他从未改变,却也不断尝试
只是他身在茶乡、长在茶山
注定与茶相伴相惜
或许七哥的人生理想已经实现,就是那两条溪水间的一座小庭院,待日头升起来时,能喝上一杯自己制作的清茶。望着桐木关大好的景色,或许只有真正热爱这片土地的人,才能将这里的茶叶做出专属于桐木关的味道,而七哥无疑就是这个人。
当我们被城市这头巨兽,压得喘不过气时,当我们不停地感慨似水流年的不易时,七哥却只用一壶清茶就让我们见证了似水流年该有的模样。
“大像工坊”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
内容或品牌合作请联系:daxoo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