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温州一名14岁失明少年周子涵,却用5年时间考到了古筝十级,还花了2年时间考到葫芦丝十级。看到他,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因为喜欢古筝的声音开始学
五年时间考到十级
他叫周子涵,今年14岁,乐清人。
2006年9月,3岁的周子涵刚上幼儿园没几天,突然发烧,经乐清、温州医院确诊为白血病。经过两年的治疗,虽成功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却在术后视力渐渐下降,双目失明,再也看不见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然而,上帝为他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他打开一扇窗!母亲赵秀叶把他送到了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就在这里,子涵第一次接触古筝,他说自己很喜欢古筝的声音,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
学习古筝,首先要先认识这个乐器。对于一般孩子来说,老师告诉你哪根筝弦是什么音,用眼睛和耳朵一一记下来就可以。但这对盲童来说,却很难。“因为我看不到到筝弦的位置,所以比别人熟悉的时间会久一点。”但子涵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困难,在他看来,不熟悉位置弹错了也没关系,他可以比别人多试几遍。就这样,他在家练,学校练,反复练,熟悉筝弦、乐谱和指法等。
从2012年开始,子涵去参加古筝考级,连连跳级,今年暑假,他考到了古筝十级证书。
不仅会古筝还会吹葫芦丝
获得全国比赛金奖
“除了古筝,我还会吹葫芦丝,那个我更厉害。”子涵自信地说,他从随身的一个器乐箱里拿出一把葫芦丝。那个箱子里装着三把葫芦丝,每把都不同调。
2015年,子涵第一次尝试吹葫芦丝,结果一下子喜欢上了,而且很快上手。他说,学古筝要看筝弦的位置,而葫芦丝不太用眼睛,只要两只手灵活按孔,对于一个盲人而言,更容易些。
面对学习音乐的过程,子涵从不提辛苦,还玩笑说自己练习太少了。而另一边,赵秀叶告诉记者,子涵是一个很倔强的孩子,他是发自内心喜欢音乐,暑假在家,子涵每天都有做功课,调早上五六点的闹钟,爬起来练习古筝,然后下午的时间练习葫芦丝。
上学后,赵秀叶每周五都会到学校接子涵去校外老师那儿学古筝,周六学习葫芦丝。后来,子涵也慢慢开始参加一些比赛,在乐清市、温州市乃至全国的比赛中崭露头角。
2017年,是子涵的获奖“丰收年”:7月,他获得“丝韵浙江”首届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独奏)少年B组金奖;8月,他获得温州市第三届民族管乐大赛葫芦丝少儿B组一等奖、云南省第五届葫芦丝、巴乌音乐节少年组一等奖……
对于将来的音乐学习,子涵说,他觉得自己弹得还不够好,想继续把这两项乐器练到更好。看了子涵这么励志的故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