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武昌区宝通寺路的东南醇牛肉馆,生意一向很好。进进出出的食客对该店自然醇厚、鲜嫩爽口的牛肉,纷纷点赞。
老板杨祖云介绍,。
《爱听音乐的牛》在湖北日报上发表
近日,,来到占地约200亩的滨湖生态养牛基地,6个大型牛舍里,上千头牛正安静地咀嚼着投料车刚撒下的食料。在园内空旷牧草区,一些小牛则悠闲地啃着青草。舒缓的葫芦丝和萨克斯乐曲,正交替播放。
基地负责人罗适安介绍,听音乐、睡软床、吃生态饲料,这里的牛,享受着“高档”生活。
(网络配图)
技术员邓辉军介绍,听音乐可让牛放松,有利于牛的肌肉生长。牛圈地面软床铺有锯末、稻草,软床下,撒有生物酵素。生物酵素可将牛粪和尿液分解成液体,顺着管道汇进沼气池,沼气供应周边200多户村民使用。生物酵素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让牛感觉冬暖夏凉,更加舒适。
配料车间里,工人们正在铡稻草、南瓜。罗适安介绍,牛饲料除了稻草、南瓜、胡萝卜、酒糟等粗料外,还包括麦麸、饼粕等精料。为保障牛有足够的青草吃,公司在基地周边种有1000亩牧草,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饲改粮1万亩。
“基地年出栏牛4000多头,生产的纯生态牛肉除满足自营火锅店用料外,还销往全国各大生鲜超市。”杨祖云说,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基地的目标是年出栏1.5万头。
县政协驻斑竹垱镇长生观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雷元文介绍,该基地每年出栏的牛中,有长生观村41户贫困户代养在此的近200头牛。
,该县现有贫困人口65343人。为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该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铁抓手”,采取因村施策、因户施法,一方面实行财政奖励扶持,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增收脱贫,另一方面,鼓励驻村干部、致富能人与贫困对象结对帮扶。
去年4月,滨湖肉牛公司与长生观村41户贫困户签订协议,由县农商行向贫困户提供扶贫贴息贷款,贫困户每投入1万元就可在该公司代养1头牛,户均投入5万元,平均每年获益7500元。
“这种模式,破解了贫困户想脱贫却缺资金、不善于管理且不懂市场的难题。”聂乾荣说,正是各方携手帮扶,去年该县顺利完成6173户18730人脱贫、19个村出列,。
来源: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