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葫芦丝”
每天推送葫芦丝巴乌名曲及视频教程
感谢您的支持并将我们推荐给更多朋友一起分享!
吹葫芦丝一年多我总结出的经验
作者:退休老头
我学习葫芦丝只有一年多的历史,对葫芦丝的认知程度还很浅,以下观点可能不见得对,写出来与大家探讨,文中提到的唱名都是用简谱表示,且是以筒音作5的基础上谈的。
一、气息控制
在吹葫芦丝的时候大家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中音部分的5与6如果用同样的气息来吹可能反倒吹不响,一般需要控制一下气息,用稍弱的气息吹反而能吹响,这个现象在低音的3上尤其明显。
二、半音的吹奏
不仅外国音乐经常出现半音,就连我国的民间音乐许多情况下也需要吹半音。我国民族音乐中把音阶中以b7代替7的音乐称为燕乐,把音阶中以#4代替4的音乐称为雅乐,大家都知道,河南地方戏剧中常出现#4,而西北地方民歌中常出现b7。在我们见到的葫芦丝曲中,也经常遇到半音。
比如《好汉歌》中的#4、《多情的巴乌》中#1、#5、《微山湖》中的#1、《黄土谣》中的b7……,这些音可以用遮半孔的方法吹,比如#1,不要把第三孔全部堵严,而要留半个孔,这个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1有一定的向2靠近的“倾向性”,因此,吹成比标准的#1还高一点点(靠近2)也可以,但最好不要靠近1。【如下图所示】
半音的吹奏有时还可以采用变化的按指方法来解决:比如《黄土谣》的的b7,感觉按半个孔不好掌握时,也可以用一种不太常规的方法:只保留第五孔,其余各孔都按下。b7有向6靠近的倾向性,因此,吹奏时,可以再将第五孔遮住少许。【如下图所示】
再比如《海滨之歌》中的b3,可用遮住第一、三孔的方法吹奏。【如下图所示】
再有,低音的#4用低音6的指法,弱吹就是#4。关于中音的#4,个人觉得,市场所购葫芦丝(包括网购葫芦丝)多数4音都不太准,更似#4,不知专家们所吹的葫芦丝是不是有这个问题,怀疑是专门定做的,而作为一般初学者如果耳朵对音的辨别能力不十分强的话可能没有注意到,但听力好的一下子就能听出音不准。一般初学者即使能听出来,也不大可能去专门定做。不知到这一点葫芦丝制造商能否解决这个问题,为民族器乐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于半音,每个葫芦丝的情况不太一样:质量好的与质量差的不一样,可能大葫芦丝与小葫芦丝也不一样。我买过一个F调大葫芦丝,它的4音吹奏时竟要同时打开第一孔与第六孔,而一般情况下,这样吹出的应当是#4。所以,以上看法还望读者以自己的葫芦丝为准,不要轻信。
三、关于气是否够用的问题
可能一般年轻人吹葫芦丝时这个问题不明显,但像我这样一个老年人可能就是个问题。我现在有三个葫芦丝,小C、bB、大F各一支,我的体会是,小葫芦丝省气,因其管细,一次释放的气不太多,而大葫芦丝管粗,一次释放的气多,所以费气,bB调的适用,可能适应面更广些,这可能也是bB调葫芦丝及葫芦丝曲比较多的原因吧;单音省气,开附管费气,原因同上。
原来吹吐音时用主管来吹,因为嫌开附管时声音太杂,主音听不清楚,但原作上偏偏注明“开附管”,打开吧!可这一吹就发现原来够用的气息现在不够用了,但打开附管后原来不容易吹响的音如中音的5、6变得容易吹响了,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呀!我在许多乐曲中都省略了副管的开闭,也实在是无耐之举。
四、关于筒音作5与筒音非作5问题
大家知道,葫芦丝不像西洋乐器,一般情况下一件西洋乐器便可演奏各个调,因此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而普通葫芦丝只有七个孔,因此结构简单,十个手指还用不完,所以普通人都能购买得起,然而表现力、音域都受到限制。学习葫芦丝深入一些以后应当学习以筒音作1甚至2的吹法,无疑,那将学习一套新的指法,会给初学者带来一定的困惑或者混乱。
我想:如果能像钢琴那样,什么样的乐曲可以用一个调来吹(弹),不就省去了记忆多种指法的麻烦了吗,即所谓“固定调”的识谱方法,其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我吹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用的是bB调葫芦丝,吹出的效果是F调的(即筒音作1的bB调葫芦丝)。以下把其简谱记录如下:
旋律中的#4较多,但葫芦丝本身的4就似#4(或者加开第六孔),刚好!这样,用bB调葫芦丝照谱吹,吹出来就是F调的了,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上传的《回娘家》、《雪绒花》等。但并不是说所有乐曲都可以这样变调吹,还要受到乐曲本身的音域限制。
此外,虽然理论上各调都能变,但如果变了调,半音太多,不便掌握也是枉然。我曾尝试用筒音作b7去吹《小白船》(C调葫芦丝吹出A调的效果),虽然能吹,但许多音都需要按半个孔去吹,太难控制,也不便吹奏完整,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
例如李春华先生创作的葫芦丝曲《梨花雨》,是根据河南地方戏曲旋律创作的,非常好听,地方色彩浓郁,乐谱中多次出现#4,但作者改用筒音作2,所有音又都恰在葫芦丝音域范围之内,这样遇到#4时实际吹7,免去了按半孔之劳,全部乐谱只用普通的1、2、3、4、5、6、7就可以完成。只是遇到原谱中的1时却要吹4,而葫芦丝中的4多不太准,而且不容易吹响,对一般葫芦丝而言实在是有些美中不足!
五、关于葫芦丝的嘶声
吹葫芦丝的人往往会发现,头一天吹完的葫芦丝,在第二天开始吹时会产生“嘶嘶”的声音,于是就想:昨天吹完还好好的,怎么会有杂音了呢?有人误以为葫芦丝坏了,要拿去修。我感觉这个问题大多是因为葫芦丝的受潮所致,特别是在长时间吹奏、练习吐音,呼出过多的气体,极容易使受潮产生锈蚀,这样,在第二天吹时当然会产生嘶声。
解决的方法是次日吹之前,将低音5、6等音反复用力交替吹与吸,将缝隙中的毛刺借强气流的外力磨掉。经过几次这样动作,稍候再吹就相安无事了。本人已经多次这样做过,屡试不爽!
六、关于葫芦丝的音准
买葫芦丝时要事先挑选音比较准的,因为葫芦丝的质量真是良莠不齐,如果从网上购买则这个问题也没法注意,只有买回来再看,有问题再退换,很是麻烦。我从网上网购了两只葫芦丝,音准还都可以,算是比较幸运吧!
有时在网上看葫芦丝演奏视频,吹奏水平高低先放一边,有不少的葫芦丝的音准真是不敢恭维,特别是与伴奏和在一起吹时与伴奏的音调稍有偏离,显得很难听。这里的说的音准是指葫芦丝整体调与标准的调要一致,至于在这个前提下各个音之间的关系也最好找个懂的人把把关。还有一点,在冬季吹葫芦丝时,开始时音可能有些偏高,吹过一会儿后才会恢复正常,这应当算是环境温度所致的现象而非葫芦丝自身质量问题。
七、关于葫芦丝齐奏
个人认为葫芦丝不太适宜多人齐奏,这里有个人演奏技巧问题,也有前面所说的葫芦丝的音准问题、质量问题、各音音量不平衡(仅有低音5至中音3之间的几个音可以用正常音量演奏,其余几音音量过小)的问题,所以多人齐奏时往往比较混乱,所以作为一个节目,不建议上齐奏。
有人说跟别人一齐吹心里还有点底,自己吹怕吹不好。这是另一个问题,初学者跟别人同吹,让别人带着自己吹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艺术表现,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如果能编写一个旋律互补的、有一定和声基础的重奏曲倒是葫芦丝能够发挥它的特长的好方法。有道是:说到容易做到难哪,这需要有专门人员创作,而且创作人要对葫芦丝的特点了如指掌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