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叹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分开了才知爱得多深。但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是直至分离的时刻,才知道自己爱得多淡?我相信谈恋爱时会交出一部分的自己,一部分的心、一部分的灵魂,然后再也要不回来。不过我也相信,恋爱过程中所获得的回忆,都是为了拿来填补这个失去的缺口,所以一交一得之下,自己还是能够保有完整的模样。
很多人说,失恋是在过往的幸福前加上负号,以前有多幸福,现在就有多伤心。是真的,然而,不管再怎么伤心,过去的幸福仍然确实存在,不会因为现在流下泪水,就抹去以前笑得那么开心的回忆。
大部分的人都会在难过时忘记曾经拥有多少快乐,忘记那些快乐并不会就这样消失不见,过往的幸福终将带来安慰,终将会抚平心上失恋的皱纹。
期许我们都可以拾回面对爱情的勇气,下一次再有人对自己说:“我喜欢你”时,能够没有猜忌没有不安地对他真心笑一笑。
真好,有你的明天,一定是个晴朗好天气。
或许爱情真的是种缘分吧,想让它提早降临在自己身上却不容易,时间就像是月老的红线,确定有绑紧后才开始流走。而地点就像是月老的拐杖,只要轻轻一点爱情就降临了。即使再好的一段感情,也会有破碎的一天,大家也会怕离开彼此,总是很小心的守护着。
但是当你一个人空虚时就会想到另一个“他”,开始懐疑自己的爱情是否转移了另一个人。不,其实你只是让“他”取代他的位置,好补平你心中的缺而已。这种不是爱上别人,只是你很需要有人陪,这时候那个“他”可能快乐可能受偟,因为你只是想换个温柔试试,故伤害也就造成了。
每个人都有决定权去选择他们所要爱情,是否会幸福是否会快乐。等到那天你发现了真爱就会知道了,说不定默默关心你的那个人最后会成你的真爱。爱到最后不是你相信了对方,而是你给了对方让你信任的理由。彼此之间如果能给多点谅解,或许幸福就会降临在你们身上。
你要选择维持还是去破碎感情,一切就甶你决定了,是吗?
葫芦丝音调
葫芦丝,属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共有高、中、低音3种类型,常用有D/E/F/G/A/B/等调。各民族之间风土人情、地域环境的不同使得葫芦丝这种乐器在构造上也不尽相同。
由于传统葫芦丝在制作上有七个发音孔(主管),一个发音孔一个音(不能象竹笛那样通过气息的变化在一个音孔上可以吹出八度音来),加上一个筒音一共可以吹出八个音来。所以一般传统葫芦丝通过移动宫音位置,改变原有的指法,理论上应该可以吹出五到六个调来,但由于受音域和音阶排列的限制,传统葫芦丝只能转四个调,而且常用的调只有两个,既筒音作低音"5"和筒音作"1"且本调(筒音作5)最为常用。以C调葫芦丝为例,除可以吹出本调(第三孔作1)还可以吹出 G调(筒音作"1"),它是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调式,在吹奏乐曲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乐曲都能演奏,要根据乐曲的音域情况适当的来选择,最佳调就是以第三孔作"1"演奏,若乐曲需要转调可通过更换葫芦丝来解决,一般常用葫芦丝有降B、C、D、F调等。
葫芦丝音域不像大家熟悉的竹笛那样能达到三个8度以上,通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为民族调式音阶。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深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乐,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动听的声音。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调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抒情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情深意长》等成为其代表性的经典曲目。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 "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其动听的声音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总之,吹奏中的呼气始终要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均匀地输送出来。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吹长音来进行练习,也可以对着自己的手背呼气练习。通过练习,学习者将感觉到气息的速度、压力、稳定程度等,从而增强有意识控制气息的能力。说明两点:长短、强弱等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吸气量。
奏中有"急吹"和"缓吹"。急吹者气压大,气速较快。缓吹便是气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用急吹法,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