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山寨的老茶人张应安 尹绍平 摄影
现年68岁的张应安是家住九保阿昌族乡横路村的梁河县阿昌族乡政府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当地阿昌族群众习惯称他“老支书”。他虽然人退休,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忠心从来没有改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他以茶园为舞台,上演了一出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感人事迹。
就是他几十年磨一剑,终于成功闯出了一条带领阿昌族群众种茶致富的好路子。
30年前,由于水田面积少,灌溉条件差,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横路村阿昌族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60%以上的阿昌族群众虽然吃粮不成问题,但家里的经济开支总是十分困难。开发什么产业才能为让家乡的阿昌族同胞既有饭吃还有钱花呢?张应安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横路村委会沙坡自然村有一荒山,叫石岭干,面积约200多亩,离村子只有2公里多,一直是牧场,没有得到利用。在张应安的提议下,乡党委、政府动员沙坡自然村的阿昌族群众到石岭干开荒种茶,并且实行谁种、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全村家家户户都参与开荒种茶。经过3年多的努力,共种植茶叶130亩,成为“沙坡百亩茶园”和县乡茶叶种植的示范基地,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扬,而且,百亩茶园寄托着横路村沙坡阿昌族群众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的希望。
但是,茶苗种下后,茶地四周没有及时围好围栏,牛马自由出入、踩踏茶地,损害了茶苗的生长。看着大片的牧牛场开垦成茶园后,邻近乡镇的村民就来与沙坡村民小组争执土地权属。在争执过程中,他们有组织地到茶园里拔茶苗,砍遮阴树。加之,茶园投资大,难管理,前四年暂时没有收益。因此,村民们失去了管理茶园的信心。到了1988年,沙坡的百亩茶园基本没有人管理。
乡党委、政府多次动员当地村民管理好茶园,但是,由于面临的困难多,难度大,村民都都不愿意。随着时间的流逝,茶园逐年退化,杂草、杂木、荆刺长满了茶地,百亩茶园又变成了牧场。到了茶叶发新芽的季节,无人看管的茶园,邻里乡亲都来争抢茶叶。
沙坡村民小组种植了百亩茶园,不仅没有得到丝毫的经济利益,由于贷款种茶,反而产生了45960元的债务,无法偿还。1995年银行向乡政府通报要拍卖沙坡村百亩茶园,用于偿还贷款。县政府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到茶园调研,要求九保阿昌族乡立即拿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处理好茶园的贷款问题。
乡党委、政府立即作出决定,一方面请求银行给予还款延期,另一方面派工作组动员沙坡村民恢复茶园管理。经反复动员,村民们还是不愿管理茶园,村民们还一致建议:把茶园交给乡政府管理,有了效益归乡政府,贷款由乡政府偿还。乡党委、政府采纳了群众的意见,决定承担茶园所有债务,把茶园作为乡政府的一个企业,准备找人承包,重新恢复和发开茶园。
为了挽救村子的这片茶园,张应安请假回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钻家入户,给村民反复分析茶叶市场的美好前景,讲解茶园对全村人民的重要性,动员村民承包茶园。在动员过程中,张应安对村民们说,横路、沙坡的土质、气候、海拔与我县出产回龙名茶的大厂村基本一致,只要肯下功夫,一定能生产出好茶,卖得好价钱。可是,几个月下来,动员工作毫无效果。
张应安对妻子说,沙坡百亩茶园洒下了自己的很多汗水,寄托着的许多梦想和追求。1980至1984年、1987至1992年自己两度担任横路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乡党委要求自己抓好沙坡茶园的管理工作,使茶叶成为群众增加收入的新产业。但是,这个目标始终没有实现,心里实在放不下。既然村民不愿意,就自己干吧。这样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的决定立即遭到每个家庭成员的坚决反对,常年生病的妻子语重心长地说,承包茶园风险大、家里没有钱做垫本、自己体弱多病。但是,妻子的话还是说服不了张应安,回到乡政府,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主动请缨,向乡政府请求自己承包沙坡茶园。
他提出承包茶园的请求后,乡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老张是承包茶园的最佳人选,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与他签定了承包合同。这样,既可以让老张回家照顾常年生病的妻子,又能够让沙坡茶园焕发生机。
合同明确规定,把沙坡百亩茶园恢复起来,负责偿还茶园债务45960元,5年内每年向乡政府交提留500元,5年后向沙坡自然村交提留,茶园恢复和开发出来后,愿意管理就继续管,不愿管就交给沙坡自然村。
乡党委、政府还对张应安提出,在搞好沙坡茶园恢复的同时,要带动当地阿昌族群众把茶叶产业发展起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这是乡党委、政府对他的要求,也是交给他的艰巨任务。
带着这个特殊的使命,张应回到了沙坡老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茶园里仔细查看茶树的生长情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昔日的百亩茶园,如今是百亩牧场,除草靠牛马,施肥靠猪羊。无人管理的茶园,杂草长得比茶树高。张应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那里还有心思照看生病的妻子,而是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茶园管理上。
为了让更多的阿昌族同胞从茶园中受益,经过张应安三翻五次的员动,终于有两个村民承包了20亩茶地,剩余的70亩由自己承包。张应安每天扛上锄头、带上大刀、背上午饭,到石岭干茶地清除杂木、刺蓬,铲除杂草,挖茶沟补茶苗。虽说是早出晚归,但是,补种茶苗的季节正好是夏季,有时候天空大雨倾盆,家里人劝他休息,他一想到提前一天把茶苗补种好就能早一天让阿昌族同胞看到发展茶叶产业的美好前景,还是坚持到茶园里补种茶苗。3个月下来,双手磨出了血泡老茧,人又黑又瘦,家人看了,又气又心疼,拗不过他,最后只有跟着他一起到茶地干活。家里人的参与,张应安感到十分高兴。不论天晴下雨,他带领一家人起早贪黑到石岭干改造老茶园。饿了吃一团冷饭,渴了喝一口冷水,累了休息一下再接着劳动。
张应安在管理茶园 尹绍平 摄影
由于前期投入大,暂时没有收益,不到两年的时间,原先与张应安一起分别承包茶园的两个村民退出了合同,他只好把无人承包的20亩茶叶包揽下来。张应安说,自己认准了的事困难再大也要坚持到底。经过两年的艰辛劳动,沙坡百亩茶园恢复起来了,茶园也开始有了一点收入。
1997年7月,张应安正式退休了,他想把茶园交给沙坡村民小组管理。但是,村民小组还是不接受。乡党委、政府只好要求张应安继续承包沙坡百亩茶园,并把茶园管理好,使之成为横路村茶叶产业的示范园,从而带动横路村阿昌族群众走出一条种茶致富的好路子。
退休后的张应安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茶园开发、改造之中。但是,随着茶叶长势越来越好,邻近乡镇的村民对茶园的破坏就更严重。有人公开砍倒老茶树,拔掉新茶苗,放牛放马踩踏茶地。现场抓到破坏的人,张应安冷静处理,及时向村委会、乡政府报告情况。邻近乡镇和九保阿昌族乡政府对破坏茶叶的人进行了严厉教育和处罚。那些经常到茶园里搞破坏的人看到张应安决心如此之大,动摇不了,最后只有放弃了破坏的行为,放弃了对土地权属的争执。
改造、开发茶园投入很大,张应安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和每个月的退休工资都用上,还借了10万多元贷款。1995年至2001年,6年的时间,张应安投入资金15.3万元(不含提留)从事茶园改造和开发。经过6年多的艰辛努力,张应安带领一家人完成了70亩老茶园改造,又开荒新种植了80亩茶叶,共种植茶苗28900株,茶园面积达到了150亩,挖壕沟垒土埂2600米,把茶地围得严严实实的。没有了人为的破坏,张应安承包的沙坡百亩茶园的规模、茶叶的长势都超过了以前,一年四季茶园总是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1998年底,张应安自己动手加工的600公斤茶叶,有了2600元的受益。这是他承包茶园3年来的第一笔收入,卖茶这天他高兴得忘记了吃午饭。
生机勃勃的茶叶 何成江 摄影
茶园建好了,茶叶逐步进入了丰产期。但是,横路村没有茶叶加工场所,采摘的鲜叶要运送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请人加工,或者作为原料出售给小商贩。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收入,靠家里的两口铁锅手工加工茶叶已经满足不了茶叶产量增长的速度,来不及加工的鲜叶变黄发霉,损失了不少,而且这样的加工方式也不能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茶叶。张应安只好决定自己创办茶叶加工厂,开辟更宽的种茶致富路。
由于自己没有办厂的经验,张应安就到梁河的大厂乡、小厂乡这两个产茶大乡去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寻找到了创办茶叶加工厂的方法和经验。2003年,他到信用社,用退休工资抵押贷款3万元,在家旁边买了0.5亩土地,建盖好了厂房。可是,买茶叶加工机械的钱分文没有。张应安只好四处奔波找钱买机械,却一无所获。他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但是,为了把茶叶发展下去,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他又坚定了的信心。最后找到一个从事加工茶叶的朋友,请他帮忙。答应借给张应安50型揉捻机、50型滚筒杀青机各1台,价值1.7万元,必须在一年内偿还。有了厂房和机械,张应安立马进行茶叶加工。由于张应安认真钻研技术,他加工出来的茶叶品质比较好,但是,2004年茶叶价格不好,茶叶买家难于找到。一年的期限满后,机械款没办法还给朋友,他只好把自己加工的茶叶低价抵给了朋友。2004年过后,茶叶市场逐渐好转,张应安苦尽甘来,走出了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困境,投资成本终于逐年得以回收。
看到老支书张应安种茶有了收入,横路村很多阿昌族群众又下苦工把自家撂荒了多年的茶园管理起来,还有部分阿昌族群众,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决心走种茶致富的路子。
2007年,由于市场炒作,茶叶价格暴涨。这一年,张应安第一次尝到了种茶的甜头。但是,作为一名员,张应安冷静地思考后,没有到市场去跟风,而是把自己赚得的钱投资到茶区的公路建设上。投资1.3万元修建了从沙坡自然村到茶园的3公里公路,解决了制约茶叶发展的交通瓶颈。
2008年,茶叶价格一落千丈,很多加工厂加工的茶叶无人问津。然而,由于物价普遍上涨,茶叶的成本成倍增加,一年下来,张应安只能维持茶厂的基本运行,村民种茶的收入也在减少。照这样发展下去,自己的茶厂迟早要亏损倒闭,村民种茶的积极性也将受到打击,横路村的茶叶产业可能重蹈覆辙。作为横路村茶叶产业的领军人物,张应安又走到了茶叶发展的十字路口。面对茶叶价格所处的市场低谷,他冷静分析:普通茶叶在市场上和消费者家中已经过剩,现在自己所加工的普通茶叶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价格也上不去。他听同行说,现在市场上价格最好的茶叶是“一芽一叶”,价格20-40元一斤、 “一棵针”可以卖到80-100元一斤。张应安得出结论:茶叶的出路在于加工精品。因此,他打定主意就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精品之路,继续带领阿昌族同胞发展茶叶产业。可是“一芽一叶”和“一颗针”茶,只听人说过,怎么加工,却没见过,张应安又遇到难题了。他又再次到大厂乡、小厂乡去访问、参观,可这是别人的商业机密,谁也没有告诉他,也不让参观。没有办法,他只有根据别人的描述,凭借自己多年加工茶叶的经验,边琢磨边加工,反复实验反复摸索。刚开始加工出来的茶叶,拿到市场上,根本没人买。但是他并没有气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加工,终于在2008年加工出了外形完好、色泽光亮、汤色清透、清香回味的“一芽一叶”和“一颗针”。这两种茶叶到了市场上,马上就得到客商和消费者的赞赏,销售价格常年稳定在35元至80元一市斤,而且还供不应求。一到春茶收获的季节,到张应安家的客商络绎不绝,熟悉老张的就直接用电话订货了。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张应安动员阿昌族群众大量采摘“一芽一叶”或者“一颗针”鲜叶。由于这样采摘,费工费时,很多群众都不愿意,张应安只好利用价格的杠杆原理把这一死结解决好。
茶叶价格上去了,销路好了,收入增加了。他买了一辆解放牌小卡车,专门送货;扩建了加工厂房,从原来的520平方米,扩大到760平方米;购置了加工机械,有揉捻机、滚筒杀青机、烘干机、发电机等,基本建立了机械化加工茶叶的生产线。张应安茶厂干茶年产量7吨多,年产值36万多元,固定资产价值约240万元。张应安提高了茶叶品质,解决了茶叶的销售瓶颈,带动群众种茶致富的愿望实现了。
张应安现在茶厂每年年产值为36万元,其中,30万元是付给村民卖茶叶的收入,剩下的6万元是他茶园茶叶收入和茶叶加工管理费,扣除成本后,一年下来张应安只有3000-5000元的收入,也就是他是为村民们在挣钱,为人民群众在服务。但他为此乐此不疲,只要群众有钱赚,他即使亏一点也无所谓。到2010年,10年间,张应安共向村民支付茶叶款86.35万元,平均每年为8.6万元。他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他们盖起了上万元的砖瓦房,买了彩电、摩托车、手机等,村民们说:“现在有了茶叶收入,家庭开支,学生读书,购买种子、农药、化肥都不用愁了”。但张应安穿的是缝缝补补的旧衣服,一家人住的仍然是以前盖的老房子,没有翻修过,家里只有一小台黑漆漆的老电视机。他2001年后每年向沙坡自然村集体交提留5000元,10年共交了5万元,村上也有了开展活动的资金: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成立了妇女之家、老年协会,每到节日,都组织群众开展自误自乐的文艺活动;每年都组织对道路、农田灌溉沟渠进行维修和管理,促进了全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沙坡村 何成江摄影
张应安开办茶厂每年雇用长期管理工人10人、雇用长期采茶工人20人、雇用临时采茶工人60多人,每年带动农村就业人员100多人。他雇用的采茶工,工时费也都高于其他人。1998年到2010年12年,共支付雇用工人工资3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本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带动了农村就业,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有的村民由于田地少,没有文化,不懂技术,没有办法外出务工,家庭又困难,张应安主动要求这些人员到他的茶厂来打工,按时付工钱,为他们创造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张应安恢复茶园、种茶成功后,为带动村民们种植茶叶,他大力宣传种植茶叶的好处,把自己掌握的种植、管理茶叶技术和经验豪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亲自到农户茶园现场教村民如何修剪、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如何掌握节令采茶。村民在种茶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或茶叶发生病害时,向他咨询请教,他不管什么时候,都给予耐心解答和全力帮助。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掌握了茶叶种植管理的技术,恢复了对种植茶叶的信心。同时,由于他承担了茶叶收购的任务,种茶的后顾之忧得到解决后,村民们种植茶叶积极性很高,面积逐年增加,全村从1998年的25亩,增加到现在的1177亩。张应安带动了全村茶叶产业的发展,横路村成为了九保阿昌族乡种茶的第一大村。
多年来,张应安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员、科技示范户,他组织成立的茶畜专业合作社也被省州评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金钱和荣誉面前,74岁本应坐享清福的张应安依旧保持着人艰苦朴素的本色,一顶草帽、一把镰刀、一把锄头、一个茶杯、一身旧衣服,每天来往守护着那片绿色的茶山,过着简朴的生活。
张应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他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仰和坚持,展现着一名人民公仆的忠诚和无私,同时也激励着年轻一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 传播文明 —— 引领风尚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九保古镇”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