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声声悦入耳,国韵民乐进课堂。走进常青藤教室,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常青藤的“春之声”
丝音委婉动情听,南岭独吹北土哼。
凤尾竹边歌伴舞,蝴蝶泉下鬓甩风。
声声悦耳山河秀,曲曲迷人小寨青。
老少合习欢乐调,彩云追月祝平升。
这首诗描绘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乐器——葫芦丝。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飘逸云烟曼妙声,空蒙山水籁天音。”让我们一起在这绝美的乐声中感受传统,吟诗颂词吧!
我们今天请来了专业的老师给我们上课,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手中的“小葫芦”,一双双眼睛闪着光,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好可爱的小葫芦,光溜溜的,让我来亲一口吧,么么哒,(*∩_∩*)”
“快看老师教指法呢”
“原来是这样啊,让我试一试”
一双双灵巧的小手,乖乖的站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都有认真听课喔,看,老师教的指法我们都会”。
我们能吹响了!
此起彼伏的乐声回荡在教室,像极了树林里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黄莺在唱歌,
孩子们都对他们的“新伙伴”爱不释手,美妙旋律跳跃着,好像孔雀的绚丽羽毛在太阳下熠熠闪光......
你听,竹林里传来了阵阵悠扬的葫芦丝声,穿过月光下的竹林,上下飞舞,和轻灵悠扬的乐声融合在一起似一个精灵,轻舞着,飘扬在耳旁。
轻灵飘逸的乐声把我们领入了一个诗词歌赋的世界,小小的葫芦丝蕴藏着大大的能量,它用一个个音符向我们展示那独具特色的传统,跳跃在我们耳旁的是一首首诗,一个个故事。领略过葫芦丝的曼妙世界,我只想感叹一句“果然是美人琵琶犹不及。”
关于葫芦丝的传说
相传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江畔,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芦,立刻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取经,相继扩大到了整个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区,并得到了世代相传。
又是一年际,
今年代表们都关注了啥?
教育部长
传统文化进校园,要覆盖小学到大学。
濮存昕委员
尊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教育专家
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 传统文化都不应“缺席”。
孔维克
让传统文化插上艺术的翅膀。
传统文化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常青藤教室全体家长一致认同,我们这学期的社团课将学习葫芦丝,从弟子规的诵读到葫芦丝的吹唱,常青藤教室的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热,让我们一起留住传统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