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进决赛可能乐器有给我加分,挺幸运的。”眼前的这个小男生说。
(舒华章初赛照片)
他就是晋级由致诚书院承办的第三届“南科好声音”十佳歌手的唯二之一的一七级选手,舒华章。
见面时,小卷发,金框眼镜,牛仔外套,全然一副邻家小男孩的他带着笑小跑着过来挥挥手:“嗨,上午好。”和着阳光,我们聊起了他的那些“莫名地喜欢”……
莫名地喜欢神奇的温暖的民谣
海选时,他唱了林宥嘉的《我总是一个人在练习一个人》;
初赛时,他唱了赵雷的《月亮粑粑》;
复赛时,他唱了来自《中国合伙人》的《光阴的故事》。
“我会偏爱民谣一点,很莫名地就是喜欢这样一种神奇的温暖的音乐,这种喜欢会让我一个月单曲循环不腻烦,有的时候单曲循环了二三个月,会去全民K歌录上一首,当然很可能会录了二三个小时,还不一定发出来。因为喜欢,所以想把每一句都唱好。”
Q:在听歌练歌上的小癖好有没有给你带来什么有趣的事情?
A:有的,可能一度让室友内心饱含苦楚吧,因为我有喜欢的歌就会一直一直单曲循环,然后情不自禁就想去自己去唱一唱录一录。
但是因为强迫症,每次自己录一首歌都要很长时间,所以很多时候会选择偷偷躲卫生间去唱,听说隔音效果比较好,免得让室友们听一首歌听到腻,也希望稍微减轻一点点他们的心理阴影。
Q:对于自己的声音,你作何评价?
A:听说能睡前听一听,好像也没特别的了。就像民谣于我就有一种让我心安的能力。不过,这也得看个人喜好了。
Q: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歌曲、歌手吗?
A:就是莫名喜欢民谣,但是没有特定哪首歌,至于歌手,易烊千玺的声音很好听。
莫名地喜欢清澈的悠扬的陶笛
在初赛和复赛的演唱上,舒华章还带着自己的小陶笛一起上台了。
“真正接触陶笛是在今年元旦的时候,我终于去到了一家很有名的早前就听说了的陶笛店,那时候它还在长沙的太平街。当时越看越喜欢,就把它买回家了。因为有在之前学习过葫芦丝,所以就自学了陶笛。陶笛的音色不同于葫芦丝,是更为清澈的,更和安静的那种民谣气质的。”
Q:除了陶笛,还有接触其他的乐器吗?
A:会葫芦丝,以前还学过一点点小提琴。
Q:为什么会想到带着陶笛参赛?
A:其实我只是想把民谣更好地表现。当然,很多人会认为我是靠着乐器加分晋级的,包括我自己也认为会有这一方面的因素。但是,前三次的表演我确实花了点心思,去了三四次KTV练歌,平时有空也会跑到风雨操场二楼去一个人练。
展望将要到来的决赛
“这次参赛,我最高目标就是希望进入决赛,因为想要穿着高中校服站在大学的舞台上照一张相片,虽然听起来有点奇怪。”
Q:对接下来的决赛有没有小预告?
A:感觉前三次花心思了。决赛的时候我可能会继续换歌,但还是会带着陶笛的,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包涵吧!
Q:谈一谈未来对音乐追求的设想?
A:我想去接受一些更加专业的指导,但是不会专门走到音乐那条道上去,只想任由自己的感觉发挥。
以后可能不太会继续参加竞技性比赛了,就像我现在写一些文章也不会想着去投稿参赛了一样。
因为我感觉音乐、文字,这些艺术的东西都有些偏私人的,去参赛就可能会被很多双眼睛剖析,如果自己不小心被太多外在的东西驱使,可能会影响我自身对它的一种感觉。
我还是偏向于能够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当然,这次参赛也算是完成自己的一个梦想(穿着高中校服在南科好声音的舞台上)。
“希望你能在南科好声音决赛的舞台上唱出你心中的民谣,加油!”
我们相视而笑,采访在笑语中结束,但他的那些“莫名的喜欢”还会继续下去,让我们共同期待舒华章在本次决赛中的表现吧!
南科新知 学生新闻社
文字 / 黄 楠
编辑 /林彦廷
摄影/
学生新闻社 曹若骁
致诚书院 谢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