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479期!2017第279期。管乐飞扬,您的音乐世界有我更精彩!
什么是葫芦丝循环换气?
所谓葫芦丝循环换气就是指管乐在演奏长时间的不间断乐句或乐曲时,所运用的一种气息方法。主要特点在于演奏过程音乐进行没有间断,延续不断。
其基本方法是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演奏时一边运用口腔里的余气(大约可支持0.5-1秒的时长)继续演奏,同时用鼻快速吸气,通过有效的控制,使新鲜空气与上一次呼吸的余气有效连接,并连续演奏后面的音符,从听觉上达到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的效果。
循环换气的关键在于新空气与余气之间的连接必需要柔和顺畅,不留痕迹。
主要流程为:正常呼气→扩张口腔储存余气(口腔形状同汉语拼音O音,舌根收缩,喉结位置向下)→舌根送气=用鼻快速吸气=支撑点下移→提升气息连接→正常呼气。
关键步骤为横隔膜支撑点下移到提升气息这一步,这一步骤将影响新鲜空气与余气的连接是否有痕迹,是否顺畅。
当舌根送气和快速吸气并将气下沉(同深呼吸,支撑点位置下降,小腹压力增大,腰部扩张),然后迅速提升气息(通过小腹压力),注意气息提升过程要平缓流畅,否则气息容易有间断或突强之感,气息连接成功后转入正常呼气。
通常在一口气过半时就需要换气了,而且一次换气不够可以连续换几次气,以满足乐曲的气息需要,但必须要使音乐不间断,同时音乐进行也不能有突强、突弱的情况,应前后一致。
练习循环换气应该从哪里入手?
葫芦丝练习循环换气应该了解整个呼吸流程和步骤,分段练习,先练习口腔余气处理,再练习用鼻吸气,最后练习新旧气息的连接。
练习时首先掌握口腔收缩、舌根前送这一过程,通过训练,增强对余气的控制以及尽量延长余气送出的时间。
具体为:先将口腔尽量扩张(不可鼓腮),以容下足够的余气,然后舌根向前缓慢有力的送气(此时胸腔、腹腔并不向外呼气,处于放松状态),口腔收缩,唇肌收紧,尽量做到对余气的控制,使气息流速、流量能有效控制,并尽量延长余气送出时间。
这一阶段熟练掌握后可同时用鼻快速吸气(吸入空气过程与深呼吸相同),吸气的时间应该少于送出余气的时间,因为还要利用一点时间处理新鲜空气与余气尾的连接。
即余气送出时间=吸气时间+连接时间,整个过程完成时间大约一秒钟,因此需要细心体会,加强训练,从训练中不断吸取经验,逐步完善。
一开始先体验口腔、舌根的运动情况,再用一根较细的竹管或吸管(细管可以延长余气送出时间)在水杯里吹气,观察气泡,要求达到不间断地冒出气泡。
当整个过程熟练以后,换稍大一些的管子再试,通过反复训练,熟练掌握后可到乐器上试吹,在葫芦丝上先从泛音Mi开始训练,然后到中音区练习,最后到所有音上练习。
循环换气训练一般可以先弱音练习,熟练以后逐渐用强音练习,直至所有音都可以自如进行循环换气。
循环换气的关键
循环换气的关键在于新空气与余气之间的连接必需要柔和顺畅,不留痕迹。
主要流程为:正常呼气→扩张口腔储存余气(口腔形状同汉语拼音O音,舌根收缩,喉结位置向下)→舌根送气=用鼻快速吸气=支撑点下移→提升气息连接→正常呼气。
关键步骤为横隔膜支撑点下移到提升气息这一步,这一步骤将影响新鲜空气与余气的连接是否有痕迹,是否顺畅。
当舌根送气和快速吸气并将气下沉(同深呼吸,支撑点位置下降,小腹压力增大,腰部扩张),然后迅速提升气息(通过小腹压力),注意气息提升过程要平缓流畅,否则气息容易有间断或突强之感,气息连接成功后转入正常呼气。
通常在一口气过半时就需要换气了,而且一次换气不够可以连续换几次气,以满足乐曲的气息需要,但必须要使音乐不间断,同时音乐进行也不能有突强、突弱的情况,应前后一致。
这一点掌握起来并不太容易,需要反复体会,寻找感觉,并将找到的感觉通过大量的训练固定下来,形成习惯,这样循环换气才能运用自如。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资料来源网络,本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所有。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葫芦丝教学| 经验谈 | 16丝曲欣赏 | 葫芦丝的传说 | 佤寨欢歌 | 梦回故乡 | 草原美 |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 月夜思乡 | 月夜风荷 | 弯弯的月亮 | 孔雀姑娘 | 彝乡小调 | 敖包相会 | 阿佤人民唱新歌 | 康定情歌 | 梦里水乡 | 一袖云 | 在心里从此有个你 | 恋人心 | 灰色空间 | 族舞曲 | 小苹果 | 多情的巴乌| 雪域踢踏 | 赛马 | 竹林晨曲 | 芦笙恋歌 | 刘三姐专辑集 | 彩云追月 | 梦中的小竹楼 | 涛声依旧 | 蓝色的香巴拉 | 情深意长 | 十大姐 | 傣家妹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任您看!
↓↓↓↓